《青山远》
第10节

作者: 君莫醉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僧抬头望去,面色古井无波。看了一眼盘坐的少年,嘴里念叨着“荧荧火光,离离乱惑”随手捻过一撮炉中香灰洒在地上,抬起袖子如蒲扇一般扇过,只见香灰大部分吹走飘落在水潭之中,地上留的香灰因风的原因聚拢在一起,形状古怪恰似刚才天上的火光尾巴,在崔含章的角度看去更像是一把无樱长矛。
  老僧入定,一时间两个人就这样对坐无言,打哑谜,大眼瞪小眼。
  “修行,修行,修行成佛,在求。悟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老僧思绪缥缈,不由得想到多年来参的禅口。
  潺潺水声回荡在这空谷上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含章自小动手能力就强,贫苦出身自然不讲究繁文缛节。
  直接拿起地上的茶壶,走到瀑布下接满水后放在火盆架子上,转身去捡一些干燥的树枝做柴火。
  崔含章用茶漏盛起开水轻轻淋洗于茶壶上,再打开茶炉,用茶漏装着茶汤注入壶中,然后用壶盖轻轻一扫,茶汤顺流淋满壶身,之后盖上壶盖,再用茶汤浇淋壶身,一股浓郁的茶香立刻飘荡开来。
  崔含章所用泡茶之法与世人手法均不同,洗杯、温杯、熏杯,出汤,掌握火候殊为不易,提起茶壶,将泡好的茶为老僧重新注满,随后便给自己倒满。
  崔含章看着文绉绉,但喝茶却无半点文气,手腕微扬,将茶拨进张开的口内,姿态是潇洒,豪情粗矿,竟然别有一番洒脱味道。

  也许是茶香四溢使人回神,老僧拿起杯子慢慢啜饮热茶,但含章喝入口之后顿觉的舌苔苦涩,口腔滚烫。
  老僧面带微笑说道:“小友吃不惯山中野茶,多喝两杯慢慢会发觉它的妙处,将茶汤在舌苔,喉间稍作停留,回甘浮现。”
  此茶初采摘,深绿暗淡,晾晒自然萎凋然后蒸晒,最后堆在相对通风的暗房里,至颜色完全转变成暗黑色即可泡饮,老僧为了方便保存携带,经常派徒儿们一起用模具压制成饼状,方便我出游之时携带,既解渴消暑又能提神醒脑。
  山野粗茶后世风靡太康,神光上下莫不以此茶为佳品珍藏,后市《朝天子》,单道这茶好处:
  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揪不採叶儿揸,但煮着颜色大。
  绝品清奇,难描难画,口儿里常时呷。
  醉了时想他,醒来时爱他,原来一篓儿千金价。
  老和尚笑语:“此茶初饮会口感苦涩,稍后回味甘甜,后道茶香更浓,经久耐泡,送小友两块回去品尝。”

  含章这连喝带拿的十分过意不去,多次推脱不掉,便问老僧:“不知大师法号,有何需要小子效劳?”
  老僧微笑道:“孺子可教也,偶遇小友是缘起,好茶赠与有缘人,小友破题一语,刚巧解开了老衲近些时日的心中困惑,老衲有一言相赠,“能以众正,民从之”。”
  “学生谨记大师教诲,铭记在心。”
  崔含章心中还想着趁月色尚好,继续游览神秀峰,施一长者拜礼后退出茅屋。
  虽然一时无法理解这位大师的意思,但想着僧道之流,一向神神秘秘倒也见怪不怪了。
  最让含章无法忘怀的,还是刚才如赤练般的流星火光,刹那间的绚烂惊艳了整个神秀峰,可惜转瞬即逝,来不及让人好好欣赏便划过天际,不知坠于何方。
  天象惊艳,烙印在了崔含章脑海,上古时期也有类似情况的天象记载。巫蛊已不显于世,民间记载卷宗大都已经失散。若无能人异士,世间又有几人可解纷繁天象
  看着远远离去的少年背影,真如久坐不语,闭目沉思。
  “吱”,一声鸟鸣打破这短暂的宁静,取过鸟背上的竹筒打开塞子,里面滑落一卷纸:‘饮马龙沅江’。
  真如快速的将信纸扔入火盆中,看着急速卷曲焚烧的信纸,化成灰飞扬于空中,面上无波,但心湖中卷起千层浪,该来的果然躲不掉
  云深不知处,山中无甲子。
  崔含章每日清晨即出门,算是土包子进城,半日光景逛临安大街小巷,尤其是对街道上的走卒贩浆之辈留心观察,争取快速熟悉记忆。
  午饭过后则往山上跑,自小练出来的两条泥腿子健步如飞,上山下水倒也不难。
  不禁感慨临安之繁华之浩大,绝不是几天可以逛遍的。
  参差百万户人家,各色人等摩肩接踵,几天的功夫只是浮光掠影,
  而神秀峰之秀丽险绝也远非家乡山头可比,不负孤绝之名。
  前山基本逛遍之后,含章收拾行囊准备返家,又想起上次夜行偶遇的真如老僧,平白获赠两块稀少野茶饼,应该与之告个别,趁着夜色朦胧含章又走到了后山积水潭边,可惜整个茅屋内空荡荡,再无一人。

  空留遗憾,慢慢走出茅屋,整个山谷内只有潺潺水声仍在奔流不息,今夜星空稀疏,唯独紫薇宫中闪亮异常,与之对应的皎皎圆月悬挂中天,走在幽静山谷小径寒意阵阵,使得含章思乡之情涌向心头,霎时间归心似箭,一路小跑回禅房收拾行李。
  整整一夜躺着无法入眠,想着回到建阳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说起来含章毕竟第一次走出家乡参加科考,见识了临安的繁华与热闹之后兴奋之余还是有些许落寞。
  翌日,顶着一对黑眼圈去跟真海师傅辞行,走在山路上转眼望去云深寺逐渐恢复往日的宁静。各地学子纷纷拱手抱拳,相约他日金榜题名时不醉不归。连日来已经对神秀峰较为熟悉,沿途古树如茵枝头老猿纵跃,远处飞瀑声浪涛涛,崔含章健步如飞挑选山间小道直奔建阳而去。
  话题休绕,太康城内同样是举行完三年大考却没有回归平静,条条大道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整个城中销金窟里灯红酒绿,夜夜笙歌舞不停,鸣金楼常年行驶在龙元江,体型庞大巍峨,据说整体龙骨不逊于沅江水师战船,出入者非富即贵,开船之后可三天内不靠岸。
  今日鸣金楼趁着夜色悄悄开锚,顺流而下赶往晋安月湖,传言今夜江府二少在鸣金楼设宴款待北方来的贵客,据说几十名甲胄在身的彪形大汉拥簇贵客进城后直接赶往鸣金楼。
  作陪的有太常寺卿大公子司马礼,崔家三小姐崔韫,十三殿下,以及庐阳王世子,任何一位跺跺脚都能让太康城抖三抖。尤其是庐阳王世子在京这三年赢得混世魔王之名,自从以千两黄金摘得鸣金楼花魁后,他本人自诩勾栏里风流大将军。
  据说这事传回庐阳,直接把庐阳王气的背过气去,在王府大堂指天大骂孽种,连夜派了冯大管家携带十三卫进京执行家法。
  龙元江水面雾气氤氲,皎月高悬夜色清冷,鸣金楼内暖气蒸腾,声乐鼎盛,只见歌姬舞女人影绰绰而不绝,江二少左手执锡金壶,右手端着单足凤鸟杯在两位歌姬的陪同下走到贵客面前敬酒:

  “姚爷纵横沙场,枪挑北境十一股流寇,杀得嘉桐关外五十里内无匪踪迹,太康城里无人不传颂您威猛如天人下凡,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姚熀并未起身,只是简单举杯致意一饮而尽,江二少脸色微怔,这时司马礼也端着酒杯走来一把揽住江二少的肩膀大笑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