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我所了解的证券公司产业链》
第1节作者:
此贴专用号 日期:2011-12-24 12:41:39
从哪说起呢?就从体制说吧!有个名人不是说过吗,社会上出了任何问题,深层上一定是体制的问题。简单来说,大到社会,小到公司家庭,如果出了问题,那一定是体制,也就是制度的问题。
中国交易所有2个,上海和深圳,这2个交易所实行会员制,也就是说普通人想买卖股票是不行的,必须要通过交易所会员,然后会员收取费用。会员呢,也就是证券公司,简称券商。
券商的利益怎么保证呢?所以半年前提高了最低佣金标准,很多可怜的散户根本就不知道佣金是多少,糊里糊涂在之前20年一直是千分之三的交易。
日期:2011-12-24 17:07:23
下午睡觉了。。。有人看,那就继续。
其实资本市场的东西太多了,陷阱也太多了,根本让人没法说清楚,说它处处陷阱绝不为过,继续想到哪说到哪。
以上说的是宏观,继续再说些宏观。
证券行业,说白了,就是郎咸平讲的,只有一个字——骗。
交易所,券商,营业部,基本都是富丽堂皇,地处市中心,里面的所有从业人员西服革履,都是专科起,本科,研究生一抓一大把。
为什么?不修得好看点,正式点,里面都是高学历“专家”,你怎么敢放心把钱投入进来?
日期:2011-12-24 17:23:39
继续。。。那几个老头经常强调保护投资者利益,听上去真的非常好。下面来看看是怎么保护的。
上海交易所有个规定叫指定交易,也就是说你在这家营业部开户了,就不能去别的营业部买卖上海股票了。这个应该叫股民的基本权利吧。
这两年上面一直要求有个最低佣金制度,以前是万分之6,现在是千分之一,加上法定印花税目前为千分之一,股民买卖股票的手续费越来越高,这个可能叫雁过拔毛吧。它直接损害的是股民们的利益。
还有一点是红利制度,很多股民朋友,往往喜欢分红送股的股票,在分红之前买,希望在分红之后卖,其实往往会亏损。其实就连我们从业的大多数人都没搞明白为什么,或者说根本不知道买了以后是赚是赔。
这点稍微解释下,通俗点说吧,10手送10手外加1元,有的人可能想了,我原价买了原价卖,还赚了1元。这种情况的确有,但是少。
真实情况是,1元有10%的税必须要交,你拿到手0.9元。同时股票价格折半并低开,就算是折半,除了手续费你也是亏的(手续费远大于0.9元),何况加低开呢。
其实这点不怪大家,经济学和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都是这么洗脑的:投资分红的股票代表对公司基本面认可,长期回报丰厚。
日期:2011-12-24 17:50:51
谈到洗脑,先不提经济学教材,这样伤害的人可能会非常多,我也不想颠覆他们的理念,反洗脑的结果是与现代职场格格不入。
就拿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入手说吧。距离我的考试年头较远,大部分忘了,只记得自己当初是一边看一边骂,呵呵。
1 鼓吹基金,教材里把基金说的天花乱坠,什么分散风险,集合投资,什么专家理财,什么不会出现大幅折价现象。具体结果我也不用多说了,大家也都通过新闻知道了。
这个就只多说一条:基金手续费加一起远高于股票手续费,有钱给基金经理们玩,生死未卜,还不如自己玩,至少是赔是赚死个明白。
2 鼓吹金融分析模型,记得里面介绍了好几十种不同的模型,还煞有介事一一分析它们的好处和适用性。我当然不能说国外的大师不行,不过就实战来说,基本上,用大师们的方法,只会让自己死的快些。
这点会比较有争议,国内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的研究所的主流研究方法和出具的研究报告,都是这些,以至于演化成一种现象,大家都看不起技术分析的人,只觉得基本分析无敌,然而面对市场这个最好的老师给研究报告准确性的打分,大部分分析师和研究员,面对惨淡的正确率,开始了选择性遗忘。
3 逐年增加的IPO对中小投资者的层层(主板,创业板,小QFII)压榨,教材解释成了一件好事:完善了国内资本市场框架。
4 鼓吹债券,也是好多种模型分析方法,其实是为故意忽略一点做准备:跑不赢通胀率。你学了这些方法在那算得焦头烂额,却忘了买的不如卖的精。
发的牢骚有点多了,又想起来那时候一边骂一边看的时候了,呵呵。
吃完饭继续更。
日期:2011-12-24 19:11:51
谈到这个,我想到了一个真事。
有个人,带了厚厚一沓交割单来应聘,交割单呢,据他说是水平的体现,他也过了从业资格考试,结果我们的投资经理给他面试的时候,发现他不是很能说,属于实干型的,结果给PASS掉了。
那个人我印象很清晰,虽然都快2年了。因为明显不是圈内人,分析股票的方式都和我们不同。
行业内的人呢,习惯于这种说法:XX股票属于什么什么产业,它的核心产品是什么,国家正在大力扶持,处于行业的什么阶段,基本面如何,业绩如何,有什么题材,和XXX股票同属于什么领域,所以看涨。
那个人是怎么说的呢:MACD处于什么阶段,K线形态属于什么形态,所以看涨。
简单来说那个人是以技术分析为主的,而不是行业内推崇的基本分析。
他应该也是个高手,只可惜融入不了这个行业。这个行业要的其实不是你的水平有多高,而是你要能忽悠。
其实大家看不惯的电视上的股评,基本就是忽悠中的佼佼者。而你的实战多厉害,学历不够,资历不够,只能被压制着。
日期:2011-12-24 19:20:44
有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行业是不是带有原罪的。
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有销售基金和理财产品的任务,并且和工资奖金挂钩。
大家都知道基金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了,基本为负,可是总部压下来了任务,就要摊派到营业部,营业部再摊派到个人。
任务完不成要扣奖金,任务完成了害人,把自己的朋友和客户都得罪了,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有时候感觉里面就是大忽悠和小忽悠,这种感觉最近几年尤其明显,使得我也萌生退意了。
日期:2011-12-24 19:32:57
再说客户经理,最低端的职位,他们的汗水,又被上层压榨和瓜分了。
懒得打字,网上复制了一下,以下为转帖。
潜规则一:底薪是有条件的和任务挂钩,告诉你的是2500,拿到手的是1248,只因为你只完成了50%的任务;客户经理的高薪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做客户经理之前,先问一下你自己,完不成任务时,拿着深圳最低工资1320,扣掉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估计就900多的样子,你能撑多久,您能承受股市熊多久、熊多深?
潜规则二:提成最低10%,但当你进去后才发现,本该提成1000元的,只因你本月考核得了50分,只能拿到1000*0.50=500块,
潜规则三:而且更为隐秘的是你根本看不到你创造的佣金收入是多少,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中间就有很大的猫腻,因为你没有客户管理系统,你看不见你的客户交易了多少,
潜规则四:好的薪酬制度可以让员工自己算出自己每个月可以拿到多少钱,如果你进了一家薪酬制度隔三差五在变的公司,你是不知道你的工资该拿多少的……证券公司的薪酬待遇就和天气一样善变,谁也不知道你明天能拿多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