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恐怖故事……》
第10节

作者: 人生莫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青岗街那一片,已经有四个女孩就这样去世了。
  你说可惜不可惜,都是如花的年纪,家人好不容易养到这么大,刚刚要盛开了,硬生生就被这精怪给掐灭了,唉!
  我关注这件事,不仅仅是这些女孩太过可怜,还因为黄大仙三个字。

  李长亭给我开的药方子里,有三味主材,一是沉积五十年的香灰,二是百岁的樟木根,三是至少五十年的黄大仙胡须。
  前两样主材,我是有眉目的,我觉得青岗寺中就能寻到。
  青岗诗是建于唐朝,虽说在特殊时期,寺庙被毁,僧人还俗。
  但也有一些虔诚的师傅偷偷地在家中继续烧香礼佛,还有人悄悄地把佛象埋于地下。八十年代重建寺庙时,还被挖了出来。说不定也有些年深日久的香炉被人藏了起来,持续烧香,那不就是有了沉积五十年的香灰了吗?
  还有那百岁樟木,青岗寺中就有三棵,小时候我经常在那树下捡种子玩,一进入树下,那樟木特有的香气就弥漫在空气中,甚是好闻。
  最没有眉目的就是那黄大仙的胡须了。
  普通的黄鼠狼虽然少见,但多花钱还是能买得到的,但这五十年的黄鼠狼就难见了,就是你肯花钱,都不知道去哪儿买到。
  你要知道,狐百年成妖,黄鼠狼五十年成妖,都成妖成精了,你再想抓到它自然没那么容易。

  所以听到这师傅谈起,自然是格外关注的。
  心中稍稍有点惊喜,并且关于怎么抓这成妖了的黄大仙,我也有法子,这法子是李长亭教我的。
  前面我忘记说了,李长亭除了教我药方之外,还送给我一本书,叫《御蛊通神方》,一看便是古老得很,黄黄旧旧,他说是去南疆学术交流时,意外得到的,当时我也没太在意,但偶尔晚上睡不着觉时,随便翻翻,却被它吸引住了。
  那本书大体上分为驱蛊、健体、风水、御鬼、阵法五章,感觉很多都是无稽之谈,没有什么营养,倒是其中的健体篇,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

  找黄大仙有了点眉目,我的心里顿时便是一松,人心变得活泼多话起来,一路上与这师傅相谈甚欢,同时心里也盘算出了抓黄大仙的法子。不知不觉地,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等师傅把我叫醒的,已经进了村了,他问我大约还有多久到,要我提前告诉他,他好减速。
  我朦朦胧胧地看了看手机,凌晨六点了,大概还有半个小时天才会亮。
  我家所在的村子,叫梅竹村,据说在我爷爷那辈,村里就种满了梅树与竹子,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不是梅树就是竹子,特别好看,在我的童年印象里,白色的雪花压在红色的梅花上,还有竹林间,那真是唯美之极。这就是村名的由来。
  整个村子是一条长长的带状土地,带状土地的两边都是长长的河流,婉转而过,流入长江。
  一到夏天,河里都是荷花荷叶,荷花主要是红莲与白莲两类,红白荷花点缀在绿色荷叶间,美不胜收,小时候,我们就用那荷叶制成衣服,把自己装扮成哪吒的样子,下雨天,就用荷叶当雨伞,回想起来宛若昨天。
  村里早早就修了水泥路,出租车在水泥路上行驶了大约十分钟,我便让师傅停了车——到家了——莲塘行政村梅竹自然村8号。
  我看见屋里的灯亮着,因为提前跟妈妈打了招呼,估计她正熬着鸡汤,在等待我回家吧!
  说起来,我对妈妈的感情比较复杂(用精神分析的眼光看,其实所有母子关系都挺复杂),复杂在哪儿呢?那就是既因其得爱,又因其得伤。

  我跟妈妈的关系,如果用非常深情的语言,可以这样写:受尽苦难的妈妈,非常爱我们姐弟四个,为我们这四个孩子,她可以牺牲一切,把我们看得比她的生命都重要,妈妈就像那蜡烛,燃烧了自己,点亮了我们。
  这也是一种真实,换个角度看,还有另一种真实:一个女人,因从丈夫那里得不到情感的满足,转而将全部的精神,寄托在四个孩子身上,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爱,也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控制。让孩子一生都活在“让妈妈过得更好”的阴影之中,而不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好。
  这第二种是心理学病因式的表述,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过于冷酷,不符合我们传统的孝道文化,但从家族传承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妈培养的孩子,孩子的能量不是花在让自己活得更好上,而是将能量消耗在如何让妈妈活得更好上,那么,这个妈妈的爱便是一种不健康的爱。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不爱我的妈妈,相反非常非常爱。
  在路边看到比较可怜的老年妇人,我会想,我妈妈曾经也为我吃过这样的苦,我自己吃好吃的食物时,我会想,我妈妈可从来没有吃过这种食物。
  凡事相生相克,有正必有反,爱也是。
  我小时候写作文,曾这样写过我妈妈:我很爱我妈妈,但又不愿靠近我妈妈,她头上就好像有一朵乌云,云下大雨倾盆,谁靠近她,就不可避免地被淋透全身,心情压抑。
  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为我曾经写过这样“大逆不道”而深深自责。
  学过心理学之后,我反而为那时的我高兴,高兴于那时我孩子的本能感觉是如此敏锐,凭感觉便深深地觉察到了我们母子关系的本质,又对自己如此真诚,有一说一,不想成年之后,受制于各种道德,对自己的感受反而不真诚了。
  不说这个了,这些过于复杂,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恐怕深不以为然。
  我推开门,看到堂屋的白炽灯管亮着,就在我推开门的时候,妈妈的声音从卧室传来,可是小东子回来啦?
  我回答说,妈妈,是,是我回来啦。
  紧接着,便看到妈妈走出来。
  白炽灯管幽白的灯光下,是一个陀背的小老太太。
  她留着革命年代的齐耳短发,身上是深蓝色的棉衣棉裤,相比于我春节离家时妈妈的印象,此刻的妈妈白发更多了,似乎又更老了些。
  我的眼角便是一酸,妈妈这一生,真的吃了太多的苦,而得到的回报又太少。
  妈妈指了指旁边的脸盆架子,让我先洗把脸——脸盆里的水是热的,不一会儿便从东边的厨房里端出一碗香喷喷的鸡汤手工米面条。

  我接过来便狼吞此咽地吃起来,我是真的饿了,先前急着赶路还不觉得,闻到了这香味,那饿劲儿一股子涌上来,风卷残云,一会儿就扫荡一空了。
  我跟妈妈闲聊了一会,主要是聊下村里我熟识的人的发展近况。又谈了下我接下来的计划。
  之前在电话里我便跟妈妈说,这次我们无为县城有项目,我是过来跟开发商开会的,顺便就回家来,公司事情不太紧,我就想着出去找以前的同学朋友玩玩。
  我还特意谈到了我要去看看毛小林,毛小林是我的初中同学,还做过一年同桌,但那时我们的关系一般般,后来他初中未读完就缀学了,便没再联系。后来我妈妈在龙岩拾荒,恰巧缀学的毛小林便是跟着他爸爸也在龙岩拾荒,那时毛小林帮过我妈妈很多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