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人复仇记》
第7节

作者: 新红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5-26 12:16:18
  第五章 侗寨萨玛节
  今天,骆洋与汪纹作为医院派出的医疗服务队赶往侗寨,参加那里的萨玛节。十里八乡的侗人成群结队汇集过来。侗语里的萨是祖母,玛即大,译成汉语为大祖母的意思,是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族人领袖,是侗家共同祖先神灵的化身。族人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够赋予后辈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护佑村寨安居乐业、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她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

  萨玛节寄于小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与远古社会的风俗风情传承至今,堪称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为了祭萨,许多侗族村寨建有萨玛祭坛——然萨。一般是农历正、二月,各地侗寨纷纷举行隆重的祭奉,有些还邀请邻近村寨、片区举行盛大的祭典庙会。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萨玛节也成了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契机,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其影响力和辐射力随之扩大。地方政府功不可没,在交通秩序、安全保卫、卫生防疫等方面给予了保障。其中医疗队必不可少。骆洋和汪纹都是主动请缨、初次参加,一般没有硬性任务,主要是处理现场出现的突发性事故与疾患;此外就像游客一样参与其中,期待的重头戏是祭萨玛:

  祭坛设在鼓楼耶坪(广场),周围是鳞次栉比的木瓦房和高脚楼,以塔楼为轴心呈六边形分布。中央放一把半开的大黑伞,黑伞下垒着一堆石块。伞是萨的象征,寓意侗族人在萨玛英灵的庇佑下幸福安康,团结坚强。虽然场面热闹,人声鼎沸,祭萨场上仍显得肃穆而神秘!萨玛队二三十个侗家姑娘踩着踢踏步,捏把黑布伞,英姿焕发,青春激扬,绕寨巡游一周后,到达耶坪祭萨。
  骆洋打量这一队侗家姑娘,会有几个是再生人呢?汪纹却在关注她们身上的穿戴,眼下看得清楚:个个冠饰金钗玉簪,胸佩银环项链,身穿青蓝襟衣,下围百褶短裙,脚穿勾头花鞋,没有大红大紫,倒觉得十分的耐看。另一拨同样盛装的妇女在祠堂内摘下常青叶,祈求平安幸福!随后来与萨玛队会合,环绕祭坛围成圆圈,并邀请游客加入,手拉手同步起舞,齐声高唱赞颂萨玛的耶歌!这时外围的男子乐队,捧起芦笙像举起三八式步枪,统一按节奏摆动,朝天吹奏。这声音悠远而嘹亮,气氛古朴而热烈:既带有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又融入当代侗家妇女生活的色彩,托显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精神内涵,宣示了对先辈善孝礼义的传承和对村寨共同家园的护守!

  萨玛节当天,学校提早放假。金升等小朋友回来,在晒场上围成一圈,学着萨玛队跳舞祭萨。有个叫夏带的同学突然抢去金升书包,等他追上去,便扔给另一个;他追另一个,又抛了回来;他回来抢时,夏带抱住书包跑了。金升奋起直追,边追边哭,眼前浮现前世记忆中的恐怖一幕:乞丐抱走婴儿车里的孩子逃窜,自己拼命地追赶,穿过弯弯石径、溪涧小桥,到了悬崖边上。那人转过身来:胸前与两臂纹满青龙白虎,举起婴儿装做投崖。吓得他直跳脚:别别别,你还给我儿子……又窜出一人,把他推下悬崖。

  金升早已腿脚酸软,边追边喊:“你还我孩子……我的孩子……”
  夏带听得奇怪停住,举起书包,佯装朝溪涧扔。只听金升惨叫一声,躺在地上。夏带退回几步,叫他几声不应,踢他几下不动,慌忙丢下书包,与其他孩子一溜烟跑了。
  骆洋和汪纹祭萨结束出来,开车绕到环山路,忽然听见有人呼救——“孩子昏过去了!”两人下来一看,认出是金升。随即采取人工呼吸急救,孩子慢慢苏醒。随后,金贵夫妇等闻讯赶来,一起把金升送回家里,哄他安静下来,躺到床上睡着了!
  医疗人员来到病人家里事出偶然,却在院方医患联系的计划之中。骆洋对再生人现象从兴趣转入研究,正在争取将课题列入省级乃至国家的科技经费资助项目。为此,他从原来的下派实习生,把工作关系正式迁到了现单位。金升是他遇见的第一例有前世记忆表现的人,以前都是道听途说,这孩子可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手所医,并且引发了对该现象一探究竟的兴趣。几年下来,他一直在做面上摸排与基础性数据的搜集工作,对金升情况倒没有很好地跟踪下去,譬如他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再生人?起码得搞清楚他前世是谁、怎么死的、做过啥事等等,当然说的情形能够找到对应的逝者。听金升以前嘟哝,好像儿子被人抢去,自己坠崖身亡。如果没有具体细节和相应事实佐证,称他再生人为时尚早;现在大起来是不是还记得那些离奇的事呢?

  日期:2020-05-27 09:47:35

  汪纹芳龄比骆洋稍长,平时一身白大褂,白帽,白口罩,加上白皙的脸庞,一双迷人的大眼睛,像是画报上的白衣天使形象!今天出来,浓妆淡抹,明眸红腮,时装美饰,与节目盛装的侗寨美少女有得一媲。她从事医护工作的时间不算短,钱适在时就担任护士长了,收治过的再生人不只一个两个。金升出院后,她就建议骆洋做一次回访,以便了解孩子的康复情况,尤其是进一步确认是否是再生人,从而了解其前世究竟发生了什么?那是非常有趣的。

  金贵夫妻把骆医师与护士长看成是儿子的救命恩人,上次把金升从生死线上拯救回来,今天又巧遇他俩相救,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永不相忘!留下吃顿便饭是必须的。盛情难却,两人乘此能够更好地对金升做一次愈后随访。
  傍晚,侗寨完全不是“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的情景。华灯初上,山谷淹没在五光十色的光影中:一边为风拂松林的山麓,绕山游道上的照明及烘托名木花卉的射灯与天上星斗交相辉映;沿街铺面挂满了红灯笼,绿化带与行道树上闪烁着一串串节目灯,加上超市、宾馆、银行、电信等场所的霓虹灯。这些千盏万盏,争辉斗艳,似乎都围绕着塔形飞檐的鼓楼:像夜间耸立于西湖畔的雷峰塔,美轮美奂,如梦如幻!

  一边为清流激湍中的水景。倚着百里侗族文化长廊,将亮化伸向漆黑的天际;沿河形如侗族男人帽子的路灯,照得栏杆如金链玉柱、水面若银光镜影;飞驰两岸的风雨桥如缤纷的彩虹,灿若星汉,气势恢宏!
  骆洋与汪纹很少夜间到侗寨出诊、逗留,想不到民族村寨已经成了不夜城,何只“火树银花不夜天”,更是“天上人间诸景备”!来这里的人们,除了观赏萨玛队的俏丽姑娘,或许带有猎奇寻异的心理,找一个再生人聊聊,亲临其境地感受考察不同寻常的生命现象。官方正不遗余力地以此热点引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根本性改观。

  金贵家的两间铺面犹如经济情况的晴雨表,生意好,营业时间长,整个村寨、乃至于景区的人流量及商品销售就旺,反之就冷!节日期间游人如织,归不嫌晚地来店铺买买买。金家碰上特殊情况,来了尊贵的客人,一早把店门关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