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仇解愁,种恨忘忧》
第50节

作者: 宋故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点头同意,到了十丈之外一处亭子里。
  孙之岭瞬间敛了形容,目光一凛同我严肃道“殿下,恕下官直言,这运河河道您别修了,损了两千将士且算少的,若您接下来继续往前走,你这条命连同身旁百余位将士的性命,都要不保。”

  我没有告诉他那两千将士趁夜从河底前行,到前方五里处会上岸,潜进旁边一处山林,接着换便装分散开来,走陆路到余舟城汇合。
  转了转手上的扳指,换上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问他“你知道这河道上有人在等着取我们的命?”
  孙之岭眸光沉了沉,叹息道“下官知道。这水鬼还是从陵台城里选出来的,四十年来,宫里的圣谕从来到不了陵台这种小地方,可十天前却到了,是高丞相派人送的口谕,说殿下伙同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舒蓄意造反,让下官在陵台设伏,取逆贼性命。”
  “为何是口谕不是圣旨?”我笑问。纵然我已知道,口谕这种东西,不落墨、不盖印,可操作性极强,可改变性也极强。
  卫添聪明就聪明在这里,若是本王活着回去质问他,他可以随随便便否认说从来没有下过这种口谕,进而把罪责归咎于高蜀身上,而高蜀也可以把罪责推在送口谕的人身上,最后受惩罚的只有那个送口谕的替罪羊。
  孙之岭显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满脸无奈“小人虽然为官碌碌,但好歹也能明辨是非。殿下在南境战功赫赫,为我锦国立下汗马之功,于情于理,不该是被这样对待的。”
  我望了望远处那烧得炭黑只剩骨架的船,又看了看青烟盘踞久久不散的河面,心中涌出大片的无奈“不知孙大人是怎么生出自己明辨是非的错觉的,高蜀让你在陵台设伏你便真的照做了,刺杀、烧船无恶不作,敢问孙大人的脑子还长在自己身上么?”
  孙之岭也发出阵阵苦笑“不晓得殿下有没有想过下官的难处,我们这些底层的官吏,连同身后那一家老小都是指望着朝廷的俸禄过活的,帝京里的大人让我们这样做,我们哪里敢抗命不遵。”
  “那本王就要反问孙大人几个问题了,”我指着那十艘船,“你可知道这十艘船要花多少银子、这银子又来自哪里,你可知道为了拿出这银子多少少百姓劳碌一年连饱饭也吃不上几顿,你可知道为了你这一家人能领俸禄过活、多少人家得活不下去?今日烧掉的这十艘船,来年要补上,朝廷不会让本王掏钱,也不会让你掏钱,最后还得加之于百姓身上,就会有更多人没法过活。”
  “下官情非得已,”孙之岭摆出一副自己已经尽了人事所以只好听天由命的模样,道,“但是下官却在在那帮水鬼临行钱嘱咐过一句,让他们不要伤了殿下您,日后锦国边境安危还要仰仗着殿下,如此是不是也算得上良心未泯?”
  我嗤笑一声。
  若是放在本王血气方刚的年少,我就算不要他的命怕是也要打断他的腿,可事到如今我听了他这番话更多的不是气愤,而是悲凉。若不是亲眼所见,本王甚至不知道我大锦的地方官吏已颓废昏庸至如此地步。
  本想转身就走,可想了想有些道理不管他听不听得懂,还是要给他讲一讲“士者,将之体也。孙之岭,南境线两千六百里,本王也不是孙悟空吹一撮毫毛就能幻化三千猴孙,今日随船沉江的两千将士,才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才是南境线上坚固的堡垒,所以今日这桩仇,本王日后要跟你、跟帝京那些大人们,一笔一笔细细来算。”

  孙之岭上前拦住欲走的本王道“殿下,高大人派人交代过,若是您逃过此劫,那陵台河段倾塌的河道还得需要您来修。”
  我盯着他看了三秒,直至哑然失笑。
  恐怕孙之岭自己也觉得荒唐,于是补道“但是殿下,下官也明白,您能躲过此劫已十分不易,所以陵台河段下官打算用自己的人修。只是……”
  他俯身一拜“只是帝京那边一准儿会派人过来偷偷瞧一瞧,所以请殿下把您军中这些将士的衣裳留下让我的人换上,所以下官至少得做得像一些。”
  我对孙之岭这个人产生怀疑,便是在这时候。大概是多年以来养成的对不熟悉的人保持提防的性格,所以我听到他要借本王军中将士的衣裳来帮我修河道的时候,心里不是窃喜,而是警惕。
  “殿下不愿意?”孙之岭小心试探。
  我理了理衣袖,轻松笑道“愿意,孙大人这才算是良心未泯嘛。今日本王和将士们都累了,得在你这里住一晚上,劳烦孙大人给我们备好替换的衣裳,明日一早我们就离开。”
  那一夜我并未合眼,盯着秦不羡给我的那幅图,将所有河流形状的笔画重新组合,终于确定了剩下两劫所在的地点一个是九百里之外的洛昌城,一个是本王同南境五千将士汇合的终点余舟城。
  正午时分,我同孙之岭虚情假意地告了别,从陵台租了一艘商船出发,船驶了一百里之后我便命跟随着我的那一百多个将士潜入水底择机上岸、尽快走陆路回南国府。

  他们担忧我的安危多半不肯走,我摆了摆手,道“宁国的大将杨躬行你们也是知道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他不是在宁国北境线上巡视、就是在去往北境线巡视的路上,我南境在防守上稍有松懈他便一清二楚,你们离开五日,他便能率军渡江,进而长驱直入打到南国府。所以河道你们不必修了,要尽早回去才好,南境比这儿更重要。”
  那百余将士这才肯走。
  到洛昌是次日卯时,我一个人下了船,还未走出码头,身后已经尾随了七八条暗影。
  尽管如此,本王却未生出陵台河段时候的心惊胆战,因为身边那些令我担忧的将士已经都回去了。

  本王啊,早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这三年我早已把自己在行军打仗方面的经验教训细数传授给了徐光照,我信有朝一日我驾鹤仙去或是堕入地狱,徐光照都能担起南境的安危。所以现今,我只身一人行走于洛昌城,一点也不惧怕。
  步入街市的时候,身前身后的暗影已经达到十人之多。
  我挑了一个最热闹的面馆,走进去点了一碗阳春面。掌柜的眼风时不时往我身上扫,我觉察出他略抽风的目光,抬起头来对他莞尔一笑,那掌柜的便干巴巴咳了几声后观望他处。
  洛昌的阳春面做得很有水平,面汤清亮,面条筋道,葱花沿着碗沿洒了一圈,中间还端端正正卧着一个露出蛋黄的荷包蛋,这颜色赏心悦目,有黄丽翠柳的味道。

  除了阳春面,掌柜还送过来一叠我没有点过的酸笋小菜。
  这小菜给我提了个醒,心想若我是那些暗影,必定不会当街对一个人动手,弄得刀光血影落下把柄,杀人灭口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趁他吃饭的时候,在饭中投毒。
  可是这个想法在掌柜开口的时候瞬间散去——
  “公子,小店从南国府新进了桂花酒,你要不要尝一尝?”
  我手指一抖又迅速按住筷子,在他凑近的时候,压低声音问道“你是谁?”
  他却没有回答我,反而新找了一个话茬,笑道“好说好说,您愿意先闻一闻再买也成,就在后院阴凉处堆着呢,公子随我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