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黄昏》
第48节

作者: 大表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将金兵尽数杀戮后,方洪就率领着这数百名因为屠戮了一向骑在他们头上做威做福的金人及契丹人,从而信心爆棚,士气大振,整个jing神面貌换然一新的签军残兵,队列整齐地来到寨门下。
  正当寨墙上义民们心下惴惴不安,不知这些大头兵意yu何为之时。
  方洪一声令下,所有签军轰然跪下,面向狄烈伏身顿首:“头领神威,我等愿追随头领,傲啸于此乱世之中。刀山火海,但有所命,无不景从。若违此誓,天噬之、天噬之!”

  天地间一片寂静,风过无声,一轮红ri冉冉升起。
  所有的义民,所包杨折冲、左开、阿术、叶蝶儿诸女以及其后陆陆续续转回来,看看这惊天动地的巨响缘故的宋俘,都不约而同地跪了下去。
  只有那个昂然而立着的、并不显得特别高大魁梧的身影,在这一刻,反she着朝阳的霞光,如同太阳一般璀璨耀眼。
  狄烈在这一刻,可谓心chao澎湃。在此之前,他只是隐隐想过,应该要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势力,才能在这乱世中求存。虽然在枉人山里,有两千人听他差遣,算起来不少了。但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能工巧匠,都是这个乱世不可多得的技术型人才,把这样的人才当普通士兵使用,不光是浪费的问题,更是一种自残行为。
  所以狄烈虽然有这么个想法,但还不知从哪里着手。毕竟在十天前,他还只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军人,而在十天之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叛乱分子。嗯,这么说好像有点过了,眼下在这个乱世,完全陷入了无zheng fu状态中,既然是无zheng fu了,当然也就谈不上叛乱。
  如果,cao作得好的话,将来由自己组成一个新政权,那非但不是反叛,而是革命了!

  至于印象当中的南宋,到现在还没听到,可能还没建立,也可能在这个时空里,压根就没有这个王朝出现。但不管有没有,这个以偏安闻名于后世,以自毁长城来讨好敌人的弱宋,都不会放在自己眼里。连宋朝这只绵羊都要匍匐在地,向其哀告求饶的金人,都被自己揍得这样,区区一个“直把杭州做汴州”的偏安政权,又何须放在心上?
  眼下这一批人,虽然成份复杂,战力也不怎样,甚至还有民兵。但三年的士官经验,却让狄烈有充分的信心,可以将最柔弱的绵羊,训练成最凶狠的恶狼。再辅以超越这个时代的火器,或许,不用太多的军队,就能横扫这个中世纪的天下。
  狄烈心chao起伏,激奋不已。任何一个军人,都怀揣着有朝一ri,能指挥一支军队、甚至是千军万马的梦想。狄烈同样有这样一个梦想。只是,在和平年代,要实现这个梦想,除了不断努力向上之外,最重要的,还要靠岁月的沉淀,资历的积累。不管你多有能力,四十岁以前,不要想戴上亮闪闪的将星;五十岁以前,不要想指挥一个军;六十岁以前,不要想当大军区首长……
  而这个梦想,仅仅在十天后,狄烈就实现了。而且,在未来的更多的“十天”里,他将能指挥更多的军队。因为在这一批宋俘中,工匠、医侍,僧道只占较少一部分,大多数是青壮杂役。这些人的身体素质是没得说的,只要把胆量练出来,就是很好的兵源……

  狄烈虽然思chao奋涌,想了很多,但在现实中只是短短十几秒而已。他按捺住高昂的情绪,沉声道:“我狄烈不会说太多的漂亮话,只有一句。既然大夥伙有心相投,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乱世之中,携手并进,共患难,求富贵!”
  所有的签军及义民,甚至一部分宋俘都齐声大叫:“共患难、求富贵,共患难、求富贵……”
  又悄然溜回来的濮王等赵氏龙子龙孙听了,忍不住直撇嘴:还说不会说漂亮话?这口号朴实简洁,却直指人心,极富于煽动xing。这人真是一个王子?不是哪个造反派投胎?
  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们都已是亡国之人,国都没有了,又如何能指责别人另起炉灶,聚众起事呢?
  看着那么多的人跪着,这时的狄烈还多少有些不适应,连连抬头示意:“大家都起来。”
  方洪与众签军抱拳施行毕,恭恭敬敬起立:“多谢头领……”
  这时阿术在一旁大声纠正:“主人乃来自台湾的大汉王子,须称殿下。我们跟随主人,绝不是落草为寇,而是重建大汉羽林,重振大汉雄风!”
  此言一出,方洪等人是又惊又喜,他们之所以愿意投诚,除了佩服狄烈泼天的胆子,敢以区区数人,挑战数千金兵,而且最后居然还胜利了。更重要的是,之前金兵与契丹兵攻营寨之时,他们就已悄然潜入树林中,窥视着这场实力悬殊之战。一致认为狄烈一方败局已定,所以不敢出手,怕惹火烧身,将自己也赔了进去。
  不料一声巨响,异变陡生,峰回路转,战局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折。在他们眼里,已经胜券在握的金兵,在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中,灰飞烟灭。
  爆炸是怎么发生的?签军士兵的几百双眼睛居然没有发现半点征兆,也没有人为迹象,似乎只能归功于老天爷发飚。但随后狄烈又扔出了一堆丨炸丨弹,威力与声响虽然不如之前的丨炸丨药包,但那声光效果如出一辙。方洪等人才将其与那声雷霆之威联系起来,确认就是狄烈干的。也终于明悟,为什么人家敢以区区几个人夜闯连营,大闹天宫,原来手时掌握着这样的大杀器!

  有了这个认识,方洪等签军自然敬畏不已,加上又有崇敬之心,率众投靠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人愿意甘心为匪,方洪及一众签军当然也是一样,不是被逼无奈,他们真不想落草为寇。现在听阿术这么一说,当真是意外惊喜。不管这事的真假,只要有这么一个名份,他们就不是盗匪,而是前朝遗兵。
  方洪及签军们兴奋之下,不断高呼“殿下”、“千岁”,惹得义民与宋俘们也跟着大喊不休,声遏行云。
  狄烈看着军民的这股子兴奋劲,暗暗叹息,这古代就是跟现代不同啊,大义名份竟如此重要!心中暗对阿术的机灵反应赞许不已,同时也为自己随意拉扯来的这个“身份”有了更深的认识,看来,这张虎皮还真得继续披下去了。

  既然整合了这样一支武装,那就不防拉出去练练。狄烈并未忘记,这金军的中军大营里,还有最后一支有组织的残余力量,以及罪魁祸首。
  狄烈将所有能搜集到的兵器,包括藏兵棚里的弓弩枪盾以及死伤金兵遗留的各种装备:皮甲、弯刀、弓箭,战马等等。
  方洪率领投奔的签军共有二百七十一人,都经过一定的训练,部分人甚至弓马娴熟,其战力不比契丹兵差多少。狄烈将所能搜集到的战马全给他们,组成骑兵。再将二十具神臂弓交给其中she技最好,臂力强劲的士兵,组成一支强弓队。
  战后的义民尚余二百三十三人,再加上又有一批宋俘青壮眼见数百金兵都被轻易歼灭,信心高涨之下,纷纷加入。数量一下剧增到了八百多人,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