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路,离职,有主动有被动……还有调岗》
第51节

作者: 研究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次我辞职,吴部长深夜去其居所深谈时也看到过我业余时间看的书籍。当时,我们也就投资的事情交流了很多。现在,吴部长也有意让我今后多接触点股权投资方面的业务,因为他知道我这种人是需要赋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才能更好的激励我。单从这点来,吴部长确实算是比较了解我的。不过,他也忽视了金钱对我的吸引力。只是人有时候可能因为“视为知己者死”而饱含满腔热情地去拼命工作,可一旦某突然意识到金钱或其他方面的妙处,人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而这一,对于我来……尚有些时日。
  要不怎么“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为这一很早就做了准备。我打开电脑上的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上面记录着我这一年来在股权投资方面的诸多问题和疑惑。
  “薛总,您刚才提到了海外并购的动因,您能跟我们贵公司在帮助你们客户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实际所考虑的点是什么吗?”我第一个问题并不是我真正不懂的,而是想考验下对方的真正实力,毕竟这个问题书本上有详细明。
  “嗯,这个问题很好。我们龙鼎资本主要会从三个方面去帮助客户企业发起海外并购:第一,估值,国内企业同质化严重,估值偏高,海外标的在研发和品牌等内生价值上有优势;第二,人民币贬值,贬值是大概率事件,中长期7.5-8年,中国目前具有阶段性资本优势;第三,实际需求,借助国内优势的销售渠道和生产成本,快速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产品打开国内市场。你们可以去我们龙鼎资本官网或者百度上搜索看看,雪迪龙、国辉和美就是我们曾经做过的案例。”薛总的回答非常有条理性,和教材上的回答并不一样,但确实更令人信服。

  也许是大家刚才都太投入了,苏仁查什么时候进来的并没人发现。

  “薛总,我也有个问题。”苏仁查一脸谦逊、诚恳的表情,身体前倾,点头致意。
  “请!”薛总回应地点头,右手一扬,摆出请的姿势。
  “我在贵公司官网上看到,着名经济学吴敬教授是贵公司的首席顾问,请问他具体做些什么工作啊?”苏仁查提问道。
  我靠,来这里八卦?这种问题能在这种正式场合下问吗?
  我本就讨厌他,再被他这么一问,顿时就觉得这个人更加令人作呕,没话找话。
  果然“猪屎面上光,实际上是一包糠”!
  “这个问题你可以会后再讨论!”我眉头紧锁,还是忍不住回应道。
  或许是发现了我语气不善,薛总赶紧打圆场:“没事,没事,讲讲也无妨。吴教授从我们龙鼎资本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我们的首席顾问,平时对我们的业务和公司运营也多有帮助。他不但是我的老师,也曾经是我在中金国际的领导。”
  “继续,继续,谁还有问题?”吴部长稍显尴尬,转移话题问道。
  “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我举手道。
  薛总职业性微笑地点头。
  “并购的阶段与挑战分别有哪些?”
  “这个问题很好。实际的并购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搜寻阶段、交易阶段和整合阶段。每个阶段的挑战各不相同,复杂度和难度也各异。搜寻阶段,我们其实并不是去搜寻并购或投资标的,而是要首先弄清楚我们为何要并购,弄清楚我们并购的动机和需求点在哪里;交易阶段,这主要是并购的质量问题,这其中涉及到我们所谓的估值,交易架构设计等;整合阶段,我觉得这才是整个并购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比如并购标的企业的技术鉴别与消化、销售协同、生产访问、全球管理架构的设置等,又比如文化的融合和认同感以及普适价值观下的个性等。如果标的企业是海外企业,这其中还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包容性问题。”薛总侃侃而谈,我也渐渐开始认同了龙鼎资本。

  后续张薇、陈雪和陈依依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不过大多是涉及投资标的企业的鉴别和行业分析问题,算是她们本职工作的范畴。这或许是因为她们过去从未考虑过有可能接触资本机构,因为并没有做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与龙鼎资本的会议结束后,吴部长单独留下了我。
  “楚星,我打算明年将战略部分为三个组:技术组、市场组和资本组。以前呢,一直觉得你在市场方面有很多经验、很多想法,这方面的知识功底也扎实,但现在看来你在资本方面的准备也很充分。今的情况来看,其他人都没有准备好。所以,资本组组长就由你来担当,需要配备谁你可以从部门里任意选择。当然,如果必要的话,也可以另外招聘,或者从子公司里抽调。”

  正当我准备回应他的时候,吴部长又:“哦,张薇你就别想了,我是准备让她负责市场组了。”
  当后来我把吴部长的安排和张薇了后,没想到她竟然也对资本相当感兴趣,“凭什么?凭什么?我要去资本组,我不负责市场。”
  “你学过股权投资吗?”我怼道。
  “不懂我可以学啊!”张薇不甘示弱。
  “没听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吗?你早干嘛去了啊?”我十分得意。
  “我……我……我不是没想过嘛!那……现在也不迟啊!要不这样,以后你做的东西也分享给我学习下呗。”张薇知道,这事肯定是板上钉钉了。她也知道,我确实有所准备,这点她认栽。

  “O……K!”我边边摆出个手势。
  机会从来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共勉!
  年底,由集团人力资源部搞的企业职称评定体系轰轰烈烈地在整个集团和各子公司开展起来了。据,这个职称评定直接关系到未来公司每年的股权激励,对应职称的获得者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公司股份。由于是第一次评定职称,因而难度自然是今后所有评定过程中最容易的。此时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根据公司颁布的评定标准准备相关的证明材料以及答辩PPT。
  战略部办公室里,一大早大家看到通知后,都讨论的热火朝了。
  根据公司颁布的职称评定体系,目前共分为三个层次: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其中从工程师开始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1级工程师、2级工程师和3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样也分为1、2、3三个等级。据了解,助理工程师每年可获得当前市值1万元的股票,工程师三个等级相应的每年可获得2万、3万和4万元市值的股票,高级工程师则是5万起跳。
  我正在电脑面前浏览相关职称评定文件,陈雪凑过来:“楚星,看这评定标准,你怎么着都能拿个高工啊!”
  “哪能啊?高工要参与企业的战略变革项目,我来龙才不到3年,还没碰到过这种机会呢!”我有自知之明,这种战略变革项目估计也就吴部长本人才参与过。再了,今后如果想参评高工的评选,还得看领导是否给你机会参与这种项目呢。
  话回来,我从没想过自己一个商科类毕业人竟然也能获得工程师的称号。因为在我的认知里,似乎商科类毕业的人只能获得经济师和高级经济师的称号。我也曾经去了解过,国家举办的高级经济师认定考试其实并不难。可奈何企业里一般对那种通过国家考试获得相应资格认定的人并不认可,只认可自己企业评选出来的。当然,如果作为高级工程师的你跳槽去了其他企业,其他企业是国家的和你原先公司的认定都不认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