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死人的财,捧最结实的饭碗》
第23节

作者: 宋珍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曹禀听罢便笑了,摆了摆手随即说道。
  “谢军候。”
  吴良微微颔首,果断将小鼓收回,却又抱拳说道,“军候,属下还有一事禀报。”
  “但说无妨。”
  曹禀笑道。

  “都拿出来吧。”
  吴良转脸看向六名兵士,使了个眼色说道。
  “是。”
  六名兵士会意,纷纷将藏在怀中的金器取出,摆在曹禀面前。
  见曹禀面露惊喜之色,吴良这才顺势继续说道:“军候,这些金器都是他们舍命从墓中带出来的,哪怕屡次险些丧命都不肯放手,只为向军候与使君尽忠,我看在眼中也是颇有触动,因此斗胆请求军候将其中的一部分赏赐他们,也不枉他们一片衷心。”
  这些金器完全是额外所得,曹禀心中惊喜之余,果然也不介意慷他人之慨,当即说道:“当赏!你们每人挑上一样,不必上报,剩下的收入册中便是。”
  “谢军候。”
  六名兵士喜上眉梢,谢过之后连忙冲上前去捡最沉的取了一件小心收入怀中。
  这就叫做投桃报李。
  这几个兵士与吴良默契,又在墓中与他共患难,于情于理吴良都不会亏待了他们,如此各自不亏,岂不快哉?
  “这次你立了头功,更应有所赏赐。”
  曹禀则又挑出两样金器递到了吴良手里。

  “谢军候。”
  吴良自然不会与他客气,果断踩扁了收入怀中。
  “哈啊——”
  事已至此,曹禀终于舒畅的伸了个懒腰,意气勃发的道,“如今使君交待的事已经办完,我这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是时候班师向使君复命了,我已命其他人做好开拔准备,你们也速速收拾一下,半个时辰后我们便离开此地。”
  “且慢!”
  吴良却在这时候忽然又提出了异议。
  “怎么?”
  曹禀奇怪的道。
  “军候,盗墓需有始有终,我们扰了墓主人清净,又借了墓主人黄金,若是就此离去怕是不妥,日后恐遭墓主人纠缠。”
  吴良说道。
  “嘶……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那依你所见我应该怎么做?”
  曹禀蹙眉沉思片刻,终于问道。

  “依我拙见,应为墓主人重建金刚墙,再回土填埋。”
  吴良正色道。
  “此举又要耽误不少时日,恐生变数呐……”
  曹禀有些犹豫的道,曹操可还在等着他回去填补军饷呢。
  “不必。”
  吴良早有想法,当即又道,“若军候将此事交付于我,只需一日即可完成,甚至今夜兵士还有功夫睡个囫囵觉养足精神,明日一早班师反倒更加稳妥。”
  “好!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你来负责,有任何需求尽管来找我!”
  曹禀闻言一喜,当即拍板说道。
  然而曹禀并不知道,吴良主动请缨去做这件事,其实也同样夹带了些私心。
  为了增加梁孝王墓中文物留到后世的可能性,他打算就地取材,为梁孝王墓修筑一道具有防盗作用的金刚墙……
  这事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这道金刚墙只需使用瓬人军掘墓时挖出的石块胡乱堆砌起来即可,越乱越好,甚至摇摇欲坠效果更佳,而后便可以回土。
  这种防盗手段早在春秋时期的墓中便有使用。
  倘若瓬人军离去之后再有人来盗墓,挖到这道金刚墙时,只要抽出其中的一块乱石,整片金刚墙便会轰然倒塌。
  大量石块砸落下来,可瞬间将一个小型盗墓团伙埋葬!
  至于更加专业的考古团队,发掘时一向小心谨慎,甚至连一块普通砖石都要小心清理查看,极少冒进,自然很难中招。
  其实吴良也不是歧视谁。
  只是无奈大部分小型盗墓团队眼中都只有利益,不但肆意破坏在他们眼中“不值钱”的重要文物,有些人还会将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宝卖到海外,实在可恨。
  相比较而言,考古团队虽然也是一种盗墓行为,但至少能够保证文物的历史价值与流向。
  这工程没什么技术含量。
  吴良虽名义上是负责人,但其实也仅仅只是与屯长简单交流了一番,屯长便已领会他的意思,带人下去干活了。
  如今瓬人军上下人人都知道吴良立了头功。
  加上曹禀又对他极为器重,甚至有传言说这次回去之后,曹禀便可能将军候一职让与他来做,因此人人都会他极为客气,命令传达下去执行的也是颇为顺利。

  至于那传言嘛……
  八成是陈金水那几个大嘴巴传出来的,因为曹禀说这番话的时候就他们六人在场。
  安排妥当之后,吴良难得清闲下来。
  独自走在寝园之内,总算有了功夫细想那个神秘小鼓的事情。
  结合《史记》中有关梁孝王的记载,吴良依旧觉得这小鼓与那头背上长着脚的怪牛关系匪浅,没准儿小鼓的鼓面与背带就是用那头怪牛的皮所制。
  而且那头怪牛必定不是俗物!

  还是那句话,如果只是一般的兽皮,绝对不可能经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依旧保持新皮一般的柔软与韧性。
  “牛……牛……牛……”
  顺着这个线索,吴良闭上眼睛搜索自己脑中所知的所有与牛有关的历史传说与典故。
  良久之后。
  “夔(kui二声)牛?”

  吴良蓦然睁眼,终于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比较接近的答案。
  《山海经·大荒经》中收录过这样一种异兽,这种异兽叫做“夔牛”。
  夔牛长得像牛,但只有一只脚,浑身青色,头上没有角,叫声像打雷一般,轰隆隆震天动地,只要它一进水,必然狂风大作,风雨交加,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上古异兽。
  相传天下只有三头夔牛。
  第一头夔牛被黄帝捉住,剥了皮做成了战鼓,剔了骨做成了鼓槌,听说此鼓一击声震500余里,黄帝部落的将士听到鼓声之后群情激奋,奋勇无比,而蚩尤的部落则闻风丧胆,于是天下大定;
  第二头夔牛则被秦始皇找到,他也想效仿往日黄帝用天鼓振奋士气,从而征服六国,踏平天下,一统华夏,于是他也将夔牛杀了做成了鼓,但这鼓制成之后敲击起来效果不知为何却差强人意,又被他一怒之下毁了;
  自此,夔牛便只剩下了一头。
  可是自秦始皇之后一直到吴良生活的二十一世纪,之间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便再也没有了有关夔牛的任何线索,仿佛第三头夔牛凭空消失了一般,不免令人疑惑。

  而吴良之所以会将神秘小鼓与夔牛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基于三点:
  第一、神秘小鼓的鼓面中确实透着些许青色,起初他还以为这是因为采用了某种特殊的鞣制技术所致,因此并没有太关注。
  但现在看来,倒确实与夔牛的皮毛颜色有些类似。
  并且外形也有待商榷,背上长着脚与一只脚的牛,总觉得有点相似之处;
  第二、仍要说回《史记》。
  作为一部篇幅冗长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中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里面可谓人物众多事迹众多。
  因此若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断然是没有资格载入《史记》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