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世界的春天》
第38节

作者: 树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人低调,务实。
  在百官中,素有埋头苦干的贤王之名。

  又因其从不结党,也不勾连大臣,尤其是对任何军机大臣都保持一定距离,所以让许多人都以为,廉亲王毫无问鼎之野心,将来必会成为一世贤王,和大宝无缘。
  却不想,太上皇在御极三十年时,偏偏就将大位传给了廉亲王李哲,便是今上隆安帝。
  隆安帝登基后,一如潜邸时低调务实,事事请示太上皇,尤其是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
  直到一年后,太上皇实不耐烦,传旨天下,今后非动摇国本之军国大事,天子自可决之,不必事事禀奏。天子无事,亦不必每日前往九华宫问安。
  然而隆安帝依旧日日晨昏定省,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天气,从无间断,每日必往九华宫请安太上皇和皇太后。
  朝堂之上,一应军机谋国大臣始终不变动,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然而景初大臣却无比安稳的始终矗立不倒。
  直到三年后,才渐渐发生了些变化。
  有两位辅政军机实在熬不住了,眼花耳聋,难以支撑,这才致仕退去。

  隆安帝也是赐以了厚恩重礼,风光致仕。
  到了第四年,河西之地一场天灾,却让一群吃相实在难看的大臣暴露出来。
  趁蝗灾兼并土地不说,倒卖救灾物资不说,堂堂国之大臣,朝廷命官,居然上下勾结,沆瀣一气,倒卖人口,下作之极……
  这一次,隆安帝再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传旨三司,施以极刑处置了一批,人头滚滚。
  天下皆惊!
  到了第五年,也就是今年,隆安帝更是展开雄伟气魄,以雷霆之势,一口气黜免了三位六部掌部尚书,六位侍郎,甚至连一位军机阁臣都隐隐不稳,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景初三十年,如今朝廷上的所有重臣皆为景初旧臣,枝叶缠蔓,瓜葛极深。
  隆安五年大案,真要牵连下去,幸免者寥寥无几。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传出一个令许多景初旧臣激动的消息来
  “五年未出九华深宫的太上皇,今日居然出宫了!”
  可是这个消息,对隆安帝而言,却如同惊雷!!

  养心殿西暖阁,勤政亲贤殿内。
  隆安帝的脸色阴沉的有些可怕,太上皇出宫,已经出乎他所料。
  更出人意料的是,太上皇身边所带之人,并非哪位皇子,而是宁王李皙!
  李皙,是已故义忠亲王之子。
  而义忠亲王,就是当年几乎钦定的太子!
  景初朝三十年间,前二十五年,每逢太上皇出京,监国者必是元后所出的义忠亲王。
  若非义忠亲王后来突然行为狂悖无礼被废,圈禁之后又突然暴毙,如今养心殿内坐着的,未知是何人。
  然而义忠亲王虽被废,可其嫡长子李皙却未受影响,依旧极受太上皇宠爱。

  隆安元年隆安帝登基时,就直接册封了李皙为郡王。
  在儒教大行天下之际,世人眼中,李皙的地位,甚至比隆安帝还正统。
  也因这一点,许多大臣都同情、认可宁王。
  原本对宁王就心有忌惮的隆安帝,得闻太上皇居然带他出游神京,岂能不生惊惧之心?

  纵然他将山西一省的贪官杀了个七七八八,又连废三大尚书,六位侍郎,可如今满朝重臣依旧皆为景初旧臣。
  尤其是镇守神京的京营,十二团营的核心重将皆元平功臣一系。
  而元平功臣在景初三十年间,早已被太上皇调理的“乖巧懂事”如臂使指,就算隆安帝提拔了个王子腾任京营节度使,也根本无法掌控京营。
  这个时候,若是太上皇愿行废立之事,不过一道旨意的事情罢……
  “陛下,何须担忧?废太子尚且是动摇国本之大事,更何况是陛下?而且,太上皇久居九华宫,不过问朝政已五年,由此可见,上皇确有退位荣养之心。今日或事出有因,却不必惊忧。”
  开口之人,并非是哪位朝廷重臣,亦非哪位宗室王公,而是一衣着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衣,头梳望仙髻的绝美妇人。

  而天下命妇中,除太后及皇后外,皆禁用牡丹、鸾鸟纹样。
  此妇人看起来年不过三十出头,美艳绝伦,自不可能是皇太后,其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人正是当今正宫皇后,尹川秀。
  世人只知尹皇后之美貌,却少有人知其聪慧。
  许多不可与外人相商之事,尤其是在登基之后,宫中除却隆安帝,罕见外男。
  所以很多事,隆安帝也愿意与聪明绝顶的尹后商议。
  至于后宫乱政之忧……

  尹后身居九重深宫中,除却正旦朔望之日,一年见不到两回外臣,又怎能乱政?
  听闻尹后之言,隆安帝并未轻松多少,沉声道“事出有因?还有什么事能惊动老皇父?”
  尹后微笑上前,为隆安帝金杯内续了茶水,而后道“适才臣妾就亲自去了九华宫,探望太上皇和皇太后,未见得太上皇,因为太上皇回来后就歇息了。却是陪太后她老人家闲话了会儿家常,得知今日是宁郡王进宫同太上皇说了起子话后,太上皇才动了微服出宫逛逛的心思。”
  “李皙!”
  隆安帝眼中的恼火之色大炙,不过尹皇后却又笑道“他或许存了扯太上皇大旗的心思,只可惜,今日却被意外之人坏了布局。”

  隆安帝想起密折上所记之事,微微眯了眯细眼,道“皇后所说的意外之人,就是贾家那个小子?他在醉仙楼梅字间内待了足足一个时辰,却不知到底谈了甚事。”
  话音刚落,就见一身着大红坐蟒龙衣的内侍大太监进来,走路竟像猫儿一般,没有丝毫声音。
  进殿内跪地道“万岁爷,查清楚了。那贾蔷本是宁国正派玄孙,自幼父母早亡,由宁国府世袭三品将军贾珍收进府里抚养。七月二十三,因故自宁府中逃出,回到老宅。本纨绔子弟,惯会赏花顽柳,却一朝洗心革面,勤于学业。不过仅仅十天后,宁国府贾珍就以宗祠起火祖宗震怒为由,联合荣国府贾赦、贾政,一同宣布贾蔷忤逆不孝,逐出贾家,收回贾家房宅。贾蔷与其舅舅刘老实一家便搬往了青塔寺附近吝房而居,同时,根据古方,发明了一种叫烤羊肉串儿的吃食,在坊间极受喜爱,生意颇兴,不过旬日,进银近半百。后为金沙帮所觊觎……”

  大太监一路将贾蔷穿越来这段时日所发生之事,几乎事无巨细通通说了一遍,一直说到今日买书后,在醉仙楼奇遇太上皇。
  待他说罢,隆安帝第一个问题是“因故逃出宁府,忤逆不孝?到底怎么回事?”
  大太监闻言,却是先尴尬的看了眼皇后,隆安帝喝道“还不快说?皇后与朕一体,何须防她?”
  大太监苦笑道“不是防皇后娘娘,奴婢有多大的胆子,敢如此放肆?只是,只是怕有污娘娘贵耳……”不过见隆安帝愈发不耐,他忙道“据中车府卫打探,是那贾珍因见贾蔷生的极为俊美,灌醉贾蔷后,便起了龙阳之兴,只是不知为何,原本大醉的贾蔷忽然醒来,逃出了宁府。此事在荣宁二府下人间不是秘密,尤其是宁府,当夜看到贾珍命人追逐贾蔷者,非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