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场———历代经典战役全解读》
第14节

作者: V罗杰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5-03 14:00:46

  对于这一战场心理的研究,孙子的论述尤为精当。《孙子兵法·九地篇》中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樊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意思是:将帅赋予军队任务,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使他们有进无退。率领军队深入诸侯国土,要像发弩机射出箭一样,使其一往直前。烧掉船只,砸烂军锅,表示必死决心,像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赶过来,使他们不知到底哪里去。聚集全军士卒,投置于危险的境地,使他们拼死奋战,这就是将军的责任。
  项羽就是这么干的,他集中所有主力,直接甬道,以切断王离军的粮草。章邯的第一反应就是救援。但是,先前,英布、蒲将军带兵只是骚扰,投石问路。而他没想到项羽是孤注一掷。开战就压上全部筹码。
  两军的情形是决战对救援。章邯军作为救援方,没有充分的准备,甚至连阵型都来不及布置。结果可想而知。
  秦军溃败,章邯想到的不是反攻,而是休整。打算调养好了再和对方拼命。项羽才不跟你玩这套呢,人打的就是突然,玩的就是心跳。你休整你的,项羽号令全军,马不停蹄杀向王离军。王离军同样猝不及防,他们的全部注意力在围困巨鹿,眼看就要拿下,项羽军从天而降似的到了根前,仓促中,王离派大将苏角应战。
  项羽针对秦军阵型的松散,进行穿插,分割,包围,自己亲自带兵直攻秦军指挥中枢。

  《史记》对这场战役的描述十分精彩:“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意思就是说:项羽把秦军分割,独立后,项羽杀苏角,擒王离,九战九胜。诸侯看到形式有利,立刻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诸侯包围秦军,巨鹿城的赵军里应外合,全歼王离军。项羽指挥的这场巨鹿之战,令诸侯军震恐,一致拥戴项羽为诸侯上将军,统一指挥所有的军队。
  而失败的一方——绝望的秦军大将王离,在涉间自焚。
  章邯在巨鹿战败后,退至棘原防守。此时,秦军兵力尚有二十余万,但士气低落,无心再战。
  接下来,项羽宜将剩勇追穷寇,乘势追至漳水南岸,与章邯军对阵。章邯再次败退。

  秦二世胡亥得知,责备章邯。章邯很惶恐,他担心胡亥不再信任自己,派长史司马欣去咸阳打听消息。
  司马欣回来告诉章邯:“赵高在朝中擅权,下面的人谁也别想有所作为。我们作战胜利,赵高必然嫉妒我们的功劳;作战失败,难免死在他手中,希望将军慎重考虑。”
  与此同时,赵将陈余也写了一封信给章邯。这是一封关键的信,信中表达了三个意思——
  其一,白起为秦将,攻城略地,不可胜数,而竟赐死。蒙括为秦将,北逐戎狄,开榆中数千里,也被赐自尽。什么原因?这两个人的功劳甚多,秦朝很难给他们合适的封赏,只好找借口杀掉。如今将军您作为秦将已近三载,在你手上损失的秦军不下十余万人,而诸侯并起者反倒越来越多。
  其二,赵高一向谄谀秦二世,如今形势告急,他唯恐被秦二世杀掉。必然设法先杀掉将军,或使人代替将军,以推卸自己的罪责。将军领兵在外日久,朝内多敌对之人,有功也会被杀掉,无功也会被杀掉。
  其三,天下豪杰欲灭亡秦朝,这是无论谁都知道的。将军对内不能直接向秦二世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外为亡国破军之将,孤立无援,而欲长存,岂不是很荒谬吗?将军为何不与诸侯联合攻秦,也割地称王?
  司马欣的回复与陈余的信,使章邯彻底看清了自己的处境,他外受强敌压迫,内受赵高猜忌,深感“不免于死”。于是,章邯秘密派人向项羽求和。
  项羽却不接受,章邯只得帅军后撤。项羽派蒲将军尾随追击,渡过三户津,即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又击破秦军一部,并阻遏秦军南退之路。项羽又率主力大军追击章邯至洹水,再次重创秦军。

  章邯军再也经不起打击。全军士卒的精神、身体、心理全面崩塌。章邯再次派人乞降。此时,项羽军的粮草不足,盘算后,终于接受的章邯军的投降。
  秦二世3年,公元前207年7月,章邯率领近20万秦军在洹水南岸的殷墟投降。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留在自己身边听用。
  说起来,秦军也绝非弱者,章邯的作战布局看似完美,但各个战略布局环节中有间隙,而军事天才项羽却把自己作战环节的间隙微缩到最小,而抓住对方的间隙,使整个完美的布局支离破碎。按一般正规打法,应先统帅诸侯,在集中优势兵力和秦军决战。但是项羽不,他先打出胜仗,这样诸侯自然就参与其中,项羽的巨鹿大战作品十分完美。
  而几十万秦军在巨鹿决战的战场上倒下,剩下的全部投降,至此,秦军团彻底覆灭。
  一支伟大军队的结局竟然如此令人沮丧,历经500年没有衰竭过的战斗意志转瞬间土崩瓦解,这样的事实仍旧令人难以置信。
  秦始皇将这支帝国军团带到了辉煌的顶峰。但是,这个帝王超越了时代的野心耗尽了帝国的国力。无论如何,一支军队的命运是紧紧依附在它的国家之上的。在秦军最后的日子里,帝国的秩序已经崩溃。当士兵们在前方拼杀时,他们的家已经无人来养活,覆灭的命运不可逆转。
  让我们再一次回望两千多年前的秦军团,他们曾经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也造就了我们的历史。今天,我们使用着的文字来自于秦人,我们广袤的国土是秦帝国的延续,我们统一的中华民族在秦帝国时期开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个大帝国,仍然和我们血脉相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