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故事》
第33节

作者: 易老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甚至在做夜里已经写好了作文的部分内容。其中穿插了一首《相约中秋》的爱情诗歌。因为,她昨夜已经想好,在适当的时候传递给朱友康——自己的心仪白马王子:
  “相约整整一年,
  你我相聚在中秋之夜晚。
  我静静等候在中丘河畔,
  你却迟迟没有出现,
  我心犹如刀绞剑剜,
  莫非你另有所爱?
  还是你见异思迁?
  偏偏相遇在中秋这个节点!
  调头回望河畔电杆,
  路灯似乎在嘲弄我痴心傻憨。
  身边空空的长椅,

  坐上已经打满霜环,
  仰望星空,
  空旷浩瀚,
  明月中有座朦胧的山巅,
  在那里似乎看到了你的笑脸!
  情急之下,
  我骑上秋风的骏马,
  手捧中秋的诗篇,
  肩挎月光的宝剑,
  身披嫦娥的纱幻,

  一路阴晴圆缺,
  一路杀虎斩獾,
  为的是中秋之夜一场见面!
  相约中秋,

  又怎能不见?
  一鼓作气,
  登上月球之山巅,
  你像是傲慢又像是郑言!
  相约中秋并不太难,

  你悄悄地告诉我,
  爱情需要勇气与胆识来考验!
  ”
  其实这首诗从第一次借看短剑他就开始酝酿了,她已经构思了好久了,就是没有十分的把握,来确定这首诗是否准确表达了她的意思。一直处于犹豫之中,少女少有的细腻和思维,告诉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也还没有丰满的胆量向他传递与表白。
  她用娟秀细腻的钢笔字,一笔一划的,甚至还在个别词句下边加上了圆点作为着重符号,用于提示朱友康,也是在明示自己的心。写好之后,斟酌了再改,改了再斟酌,这样反反复复已经进行了不知多少遍。昨夜机会终于成熟了,她决定定稿,这才按照情书的方式把这首诗折叠起来,然后再在外面包装一层没有写字的白纸。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掩人耳目,一方面在交给朱友康的时候,暗示他需要回复她信件,以示其态度和立场。

  她精心设计就是一切为了朱友康,现在是农历七月初六,距离八月十五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传递给朱友康一个新的希望,她希望朱友康安心治病,静心调养,争取早日回归学校,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当父母收拾利索,准备出发的时候,她感到父母半点要带她们孩子们去的意思也没有,因为她所思所想的一切都是父母所不知道的。即便知道了,那恐怕更不会带他们去,尤其是她。
  何海云不动声色,但是心里很急。她就在等待父母说话,看出门的时候究竟是不是还叫她去。
  然而,她失望了,何树坤与巩丽君一先一后把自行车搬过门弦,就要上路了。这时,早已经有所准备的何海云,背着书包,拉着弟弟何海涛站在门口,堵住了他们的去路。
  她的理由就是必须带我们一起去县城玩儿,朱友康又是她的同学,去那里看他天经地义,但是,她的机警就在于她明知道要这样做,而不会轻易这样去实话实说。
  她仍然以无知的孩子般的幼稚,去父母亲那里争取带弟弟一起去县城玩儿的机会,这样更显得顺理成章。因为,平时父母也会利用礼拜天带他们一起去玩儿。
  何树坤严肃地说:“不行,今天我们的去看病人”。
  巩丽君也顺着何树坤说:“就是,我们下次去的时候,一点带上你们”。
  机灵的何海云姐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人抓住一辆自行车已经上了车,俏皮地齐声喊道:“我们一起出发吧!”
  朱书堂在医院里伺候了三天三夜,一刻也不敢怠慢。朱友康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被转入普通病房。

  在朱友康的脑海里,自从恢复了意识之后,浮现在眼前的都是那河水汹涌,滚滚向前推动他的镜头,睁开眼还好一些,只要合上眼睛,眼前就只有一个镜头,自己无力又无助地挣扎在河水里,呼救一千遍一万遍只有河水听得见,只有自己的听得见。在河水里拼死挣扎的残局,始终无法在脑海里消失。
  除了这些惊恐的镜头,就是自己那三件宝贝。
  第一件是军帽,被“借用”的军帽何时能还回来呀?学校管理太马虎,就连最基本的事实也分不清楚,简直就是白痴。他自从进入初中学习以来,对这所学校一点好感都没有。学校里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制造冤假错案,明明是我朱友康的帽子,怎么会一下子就变成你这个没有良心的赵铁柱的呢?明明我饿着肚子,绊了跟头后,我的玉米高粱面饼子都甩到雨地里了,又哪里能去偷你赵铁柱的白馍吃呢?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你杨贵花还是不是我的老师?你怎么能昧着良心,不做调查任凭赵铁柱一张骗人的嘴胡诌呢?

  当朱友康每每想到这些,简直就恨死了这所学校,恨死了这个不分青红皂白的杨贵花老师。这不是助长了黑恶势力扩张吗?这不是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虎作伥吗?朱友康心中这种正义感促使朱友康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咬牙切齿,刻骨铭心。
  当朱友康醒来时,首先发现自己手中的书包不见了。去哪里了?是怎么回事?他怔怔地思考着。嘴里发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书包,我的字典呢?
  对,这件书包是堂哥友兵当兵期间留给他的最好纪念。当年堂哥赠与他的是三件稀罕东西:崭新的军帽、军鞋和军用书包。现在军帽没有了,军鞋坏了,只剩下这件军用书包了,一定要要好好看管好。
  绿色军用书包经过洗晒,现在早已干了,而且比以前更干净了,他看到了自己心爱的书包还在,心里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可是,这本新华字典可就不同了,书页纸湿了,要晒干很不容易,要一页一页地翻开那就更困难了。当父亲把还没有完全干透的新华字典递给朱友康时,朱友康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他庆幸的是三宝之中毕竟还有二宝在,尽管经历了惊涛骇浪的洗礼,感觉这二宝更加珍贵。

  经过这场虚惊之后,朱友康比以前更加冷静,思想似乎也更加成熟,很多事情他都会多考虑三分。甚至发现,父母亲并不是什么神仙,有些事情也无法处理的恰到好处。通过这件事,朱友康已经脱胎换骨,他的思想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就叫不经风雨哪见得彩虹。这件事促使朱友康对自己对人生有一次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折磨的、也是痛苦的,是灾难之后的重生,是大难不死的升华。

  朱友康的恢复,让父母亲这几天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思虑过重的母亲因为自己也经历了一场生命大营救,憔悴的心,疲惫的身体,终于被朱友康的这次打击彻底击垮了。朱友康的醒来,无疑是对母亲打了一针强心剂,母亲身心得到了很好安慰和恢复。
  父亲更是不易,自己忍受着受伤的脚,东奔西跑,昼夜不息,心里更是累得慌。看到儿子醒来并得到恢复,心一下子放到了肚子里,终于可以长处一口气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