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故事》
第23节

作者: 易老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他也悄悄地把动作转入地下,转入比较隐蔽的地方。他知道方莹的老公在煤矿上班,几天才回来一趟,就找借口主动到她家里借东西来接近她。
  这样一来二去的,彼此之间也就建立起信任来,这种信任更让方莹觉得文明是一个靠得住的人,也是一个让人很放心的人。所以,有时候彼此之间也就多了一份同志式的关心。
  方莹也毫不含糊,家里有什么女人干不了的活,或者有什么需要搬动的东西,也总是趁机让他帮忙。从内心把他看做自己人。
  时间久了,似乎这种帮助渐渐地变成了一种依赖,这种依赖尽管和夫妻之间不同,但是,女人的心往往是软弱的。
  再说了,她觉得文明人不错,很乐意为她付出,愿意为她吃苦卖力,其实家里就是缺少一个这样的人。
  偶然机会,他再次到方莹家里借一把撅头。见方莹一改往日的不修边幅,竟然打扮的像新娘一样,发髻高耸,光**人,一身臧红短裙衬托出身材的苗条,漂亮优雅,倾国倾城,文明看得有些发呆,忍不住多看几眼,对方传来的眉眼,更传递了引诱,这次他才知道,自己已经走上歪门邪道。
  二蛋从菜园子里悄悄回来了,蹲在他身边,在给他递烟的时候,惊醒了他的美好回忆。队长接着继续安排队里的工作,二蛋、喜小听了队长的安排感到非常惊讶。
  文明还在双手紧紧抱着秋萍,嘴里喊着:“快来救命,把我砸死了”。秋萍刚滚落下来,朦朦胧胧地下意识地双手楼主了文明的脖子,把头埋在文明的肩头,心里怦怦在跳动,不敢抬头,显出万分惊恐地样子。
  这时社员们才发现秋萍已经被文明紧紧地抱着,车辕子高高撅起,像是战场上向敌人开火的两门大炮。临近的几个人赶紧顶住辕子,让他们俩下了车。老朱向前迈了两步,还没有走到跟前,秋萍和文明都已经站起来了。

  文明心里暗喜,秋萍有些惊惶地挣脱开文明的双手,跑到秋菊那里坐在墙根地下,脸上的惊恐还没有消失,心脏怦怦怦地跳动一百多下。这时候明知道是文明占了便宜,人家搂住自己是为了保护自己,在紧急关头这又能算的了什么呢?她这样想着脸上的惊恐才慢慢地消退,心脏的跳动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这时候二蛋从牛棚外面走来,挨着小喜坐下。小喜递给他一个颜色,顺便又递给他一支烟。意思是说,人家老朱朱都讲完了你才来,该挨训了。
  经过刚才的热闹,文明的闹剧其实老朱早有耳闻,只是没有十足的证据,心里想着,对机会给他点颜色,让他老实几天。
  老朱嘴抽着旱烟袋,斜了一眼二蛋。欲言又止。
  旁人开始担心,这二蛋今天要挨训了。
  “是这样”老朱等文明的闹剧静下来后开口道:“今天派工就要结束了,还有一件是没有说”。他停顿了一下,吐了一口大烟雾,看样子并没有要责怪二蛋、小喜他们的意思。

  老朱想,这次临阵车队换人,让他们改一改去菜园子的习惯。这次事前又没有和他们协商,万一人家不去咋办?好说也是说,歹说也是说,所以,就用商量的口气,和颜悦色地继续说道:“车队的二熊、满仓他们俩需要在家里垒砌石墙,修复地埝。所以,从今天起,临时由小喜和二蛋顶替他们俩,至于什么时候再换人看情况而定”。
  他接着强调说:“一会儿咱们就套车一起去北岗装车”。
  生产队的派工就是这样,繁琐又细致,灵活又实在。没有虚假,没有偷工减料。
  生产队的派工就是这样,前面领工的就可以走人,后面迟到的赶上派工就派工,赶不上派工的该怎么扣分就怎么扣分,或者按旷工处理,一般情况,很少有人迟到。
  各小组自有章法,各自回家吃完饭带上应该带的工具,很快集中起来向责任区奔去。
  临时小组的组长尽管不是什么干部,但是在生产队是最为关键的一级干部了。他们是直接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每一天效益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小组长的工作好歹。他们既能替队长分忧解难,也能给队长出难题,发牢骚。这要看队长的把式了。

  再说了,假如什么事都由队长操心,队长不累死才怪呢。
  老朱的闺女朱友忠安排在第一组,村北的绿豆地就在北岗石头坑东边隔着一道小土丘。集中到东台的南桥头之后,几个小姑娘和两三个中年妇女,一边哼着小曲——《青松岭》的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
  叭叭地响哎~
  哎咳依呀~
  赶起那个大车
  出了庄哎哎咳哟~
  劈开那个重重雾哇~
  闯过那个道道梁哎~
  哎哎咳咳依呀
  哎哎咳咳依呀
  哎哎咳咳依呀哎哎咳呀
  要问大车哪里去吔~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
  奔前方哎~
  哎哟喂哎哟喂
  哎哟喂哎哟喂
  哎咳哟喂哎咳哟喂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
  奔前方哎哎咳哟……”
  一边愉快地先前奔跑着。
  当插曲从这几个小姑娘口中唱出时,她们正从大桥上路过。桥东桥西都是延绵悠长的幽深河沟,贯穿东西长达七八里地的河谷,回荡着浑厚有力的声音,像是铺天盖地罩住了整个村庄。
  这些可爱的姑娘们就像是刚从娘胎里生下来的小绵羊一样可爱,又像是小羊羔刚学走路一样天真无邪。
  电影《青松岭》插曲响遍了农村城市,响遍了大江南北,响遍了大街小巷。
  刚过了大桥,桥头东边不大的空地上,是一间很小的石墙砌成的简易房屋,老百姓都叫它土地庙。从庙里走出来一个人,衣着怪怪的,戴着一顶打了补丁的破旧的麦秸草帽,身后背着一个挎篓,右手拿着一把镰刀,小姑娘们走近一看,挎篓里填满了猪草。
  友钟上前半开玩笑地说:“冯半仙,这篓子里怎么闻到玉米味儿了?”
  做贼心虚,谁也没有多想,这句玩笑话冯半仙当真了,赶紧扭转身沿着河边往河沟里走去,为了迷惑这群年轻人,他一边走,一边放出话来:“初五十四二十三,出门好事都无缘。今天是初五,黑道日不出远门,小心着点!北岗要出事的”
  冯半仙的话没人当回事,他既然想绕道走,必定心里有鬼,她们顺便来了一个“开天窗”,秋玲和桃花是中年妇女,啥也不怕,上前闹着玩一样,将冯半仙的挎篓搞了一个底朝天。这底朝天就叫“开天窗”,挎篓里的猪草甩了一地,洒落在地上的不都是猪草,二是还没有长大的红皮山药。因为到了桥上路边,有两三块已经滚到了路边坡下。
  秋玲她们判断这应该是大北岗前面队里栽种的春山药,否则别的地方没有这么大。

  冯半仙看事情败露,气急败坏,嘴唇发紫,咬牙切齿。而又无话表达。
  车队很快过了桥,半拉眼、二蛋、秋生他们分别吆喝着牲口,停下来刹住车,队长看见这几个人在这里围着一个猴儿耍,当他们手拿马鞭走到跟前的时候,一切都明白了。老朱从半拉眼的车上跳了下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