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九问--决定复杂销售成败的九大思考》
第16节

作者: 寒崖蚀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根据客户的“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客户的反馈模式分成四类。这四类反馈模式是客户个人的态度,是对“现实”与我们提供的方案给客户带来的“变化”的看法和态度。这种态度是针对客户中每个具体的角色、每个具体的决策影响人的,而并不是客户组织对方案的总体看法。

日期:2009-07-09 19:56:19

  客户反馈之--如虎添翼G
  客户如果认为“现实”还可以,但有越来越高的“期望”,想变得越来越好,就象本来已经比较凶猛的老虎还想再生出一对翅膀,我们就把这种反馈模式叫做“如虎添翼”,即增长模式,用英文表示为Growth,对这种反馈我们简称G。
  持有“如虎添翼”反馈态度的人经常会讲类似“我现在虽然已经不错了,但我期望越来越好”的话,他虽然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急迫地解决,但愿意追逐梦想,对能够帮他改善现状的方案或产品很感兴趣,甚至多多益善,我们的方案或产品对他来讲是锦上添花。
  做销售碰到G型人,实在是我们好运气。有时候我们也主动把客户某个角色搞成G型人。因为G型人心中有想法,有愿景,有“概念”,也愿意为改变现状采取行动,这是我们销售过程中碰到的最易于销售的对象,他们很容易对我们或竞争对手的方案表示赞同。正是因为G型人的现实与期望之间有差距,这个差距正是我们销售所要帮助客户发现和明确的,我们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够与这个差距相互关联,能够很好地填充这个差距,将客户的现实改变成为他想要的期望,我们就能赢得这个客户的认可和支持。

  并不是所有的客户角色都需要商务公关的,比如这类G型人。从他自己的个人处境来讲,他确实希望“如虎添翼”,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帮他插上翅膀,那可能比商务公关或其他商务手段更有效。
  我曾经遇到一家企业希望买一套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用以提升他们对客户的关怀和服务能力,从而带来更稳定的客户持续购买。通过应用这套系统,这家公司希望在客户服务方面期望越来越好,所以他们认为这个系统对他们的业务来讲是“增长”的。有位销售部员工要使用这个系统的应用,他每天要在系统中录入并处理大量的业务单据,相对于之前的工作他感觉并没有轻松多少,客户经营的产出也和他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他并不认为这个系统帮助了他个人多少。

  上面的案例说明,并不是对公司的效率的提高、收入的增加或管理的提升,就是对某个人的提升,这套管理系统对“公司”来讲是G,但对这位销售人员“个人”来讲并不是G。
  所以,对G型人我们要问自己“我清楚他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是什么吗,我的建议或方案能减少他的这种差距吗”。

日期:2009-07-09 22:00:29

  客户反馈之--亡羊补牢T
  有位牧羊人早晨出去放羊,晚上把羊赶回羊圈,日复一日地生活着,平淡且知足。有一天,他的羊圈突然出现一个大窟窿,狼从这个窟窿里钻进来吃掉了一只羊。这个牧羊人就想过着早出晚归的平淡生活,他并没有“越来越好”的“期望”,但正是因为这个窟窿的出现导致他的“现实”越来越差,他很着急,想尽快把这个窟窿补上。
  对于这类没有更高的“期望”但他的“现实”因为受到某种变化的冲击而变得越来越差的人,叫做“亡羊补牢”,即困境模式,用英文表示为Trouble,对这种反馈我们简称T。
  T型人遇到了某个事件的冲击,或是突然意识到这种糟糕的存在,他必须要改变,否则现实会越来越差。他对改变现状是非常急迫的,所以我们在销售过程中遇到T型人,也是我们的运气。现在很多有经验的销售可以帮助客户“发现”自己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把客户搞成T型人,让他认识到潜在的问题。
  T型人不一定买你的,也不会选择最便宜的,他所关注的是能够解决他问题的方案。就象牧羊人看到自己羊圈的窟窿,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把这个窟窿早些补上,他必须要选择能够补上这个窟窿的“产品或方案”。如果我们向牧羊人销售稻草或者刮毛器,他根本不会关心,他只关心能够帮他补上这个窟窿的荆条。
  如果我们向牧羊人销售一种新科技的防护网,给他展示这种高科技的防护网是如何的先进,如何能使羊圈更牢固,或许他没有心思关注这种技术有多么先进,他就想知道现在的窟窿怎么堵上会更有效。所以给T型人讲技术优势、产品特点往往难以奏效,他们对现在的窟窿心急如焚,他所关心的是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如何能改变越来越差的“现实”,使之回归到平平的“期望”,补充这个“实现”与“期望”的差距,我们的方案或产品对他来讲是雪中送炭。

  相对G型人需求的开放性,T型人的需求非常明确,他们关注产品和方案会很聚集,就是“怎么样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对T型人要问自己“我们的产品和方案能减少他这种差距吗”。

日期:2009-07-10 09:28:25

  客户反馈之--我行我素EK
  我们在销售中,如果遇到老虎想插翅膀、或狼从羊圈窟窿里偷了羊的情况,那算是幸运的了。因为无论是老虎还是牧羊人,他们都有想法,他们的现实和期望都有差距,这种差距就是他们为改变现实而采取行动的动力,就是我们的产品和方案需要去满足的“需求”,也就是我们的的产品和方案的价值。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唐僧对佛法孜孜不倦的追求,让他始终坚持一路西行心向如来,他是个G型人。孙悟空、沙僧因为触犯天条,或被压在五行山下饮铁汁吞铁丸,或被贬流沙河每七日一次飞剑穿心,都受着痛苦的煎熬,他们都是T型人。当观音菩萨向唐僧、悟空、沙僧三人来讲解西天取经的解决方案时,他们很快就接受了。因为他们或是T或是G,这三位的“现实”与“期望”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取经的方案能够满足他们这种差距。

  相反观音说服八戒的过程就复杂一些。虽然八戒也是被贬下界,但他先在福陵山云栈洞娶了卵二姐,不到一年卵二姐去逝后又在高老庄娶了高翠莲,倒插门儿找了如此富贵家境,天天有吃喝,很美好的小日子,八戒对这种生活很知足,很满意。观音当时并没有主动找八戒,而是八戒把路过福陵山的观音当成了盘中美味而跳出来主动攻击的,否则可能不会有八戒取经这回事。所以对八戒之前那段生活,他对生活的“期望”基本上与“现实”没有什么差别,八戒很知足很美好,对生活没有什么追求,也不愿意为此做出改变。正是观音提醒八戒是戴罪之身改变了八戒的“现实”、又描绘取经可成正果改变了八戒的“期望”,在八戒的“现实”与“期望”之间产生了差距,才让八戒入了取经的伙儿。

  还有黑熊精、牛魔王、红孩儿这些被观音收归门下的妖精,他们在入佛门之前也快快乐乐地生活着,有吃有喝逍遥为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与“现实”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如果观音和他们讲“你入伙去取经吧”,他们会是什么态度呢?
  在销售中如果客户对他的“现实”感觉不错,也没有什么比现实更好的“期望”,这两者之间没有差异,内心没有任何想法,没有“概念”,我们把这种反馈模式叫做“我行我素”,即平衡模式,用英文表示为Even Keel,对这种反馈我们简称EK。
  EK的人对我们提供的方案根本不感兴趣,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想法,他也看不到我们所推荐的方案对他的帮助和价值,他甚至视为我们的方案或产品所来的变化,会破坏他目前美好的“平衡”,是一种改变美好现状的威胁,这样的人对任何变化都很谨慎,对我们的方案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很低,大多数情况下他会抗拒。甚至会象八戒、牛魔王一样说“取什么经啊,没事找事!”

  EK的人并不会永远EK下去,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他有可能看到别人比他强从而产生了新的“期望”,或者是受到某个事件的冲击从而使“现实”变得越来越差。保守的人EK人经常会这样,因为他们不愿意改变现状。在我们的销售中,我们通过会用很多的方法或招数,帮助客户建立新的“期望”,或让他认识到他的“现实”每况愈下或有潜在的危险,一旦EK的人“期望”与“现实”之间产生差距,便有了想法和需求,也就有了采取行动的动力和可能。

  所以,对EK型人我们要问自己“我们怎么样让消极的EK人开始变得积极主动呢”。

日期:2009-07-10 16:46:22

  客户反馈之--班门弄斧OC
  如果遇到G、T、EK感觉难以对付的话,让我们来看看什么真正的难对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