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股市变成提款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转变》
第8节

作者: 一蓑風雨任平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6-28 23:35:09

  突破前高创新高后的缩量调整,调整低点受到上升下轨的支撑
  
日期:2009-06-29 20:40:41

  一个人的言行,即言谈举止,是出自人内心的对外界反应,所以当一个人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即使与一个陌生人接触,通过少许的言语,观其行为举止,就基本上可对对方做一个准确的综合判断。

  现在很多股民朋友因为没找到方法,求知心切,见人就拜,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还有的朋友看书以后没有理解透彻,就生搬硬套,其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其实看任何人任何事,我认为应该怀着两颗心,一个是虚心,就是以宽容的心态看人看事,所谓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看别人长处。这个就是虚心。另外一个警惕心,就是要用审视的心态分析人和事物,客观评价,批判的去接受,不要盲目崇拜。
  我前几年曾看过台湾寿险界的谢耀龙教授关于人生成长的一篇文章,深受教育和启发,现在贴出来和大家分享。
日期:2009-06-29 20:43:49

  “呆若木鸡”的境界(作者谢耀龙)
   “呆若木鸡”是什麼意思?受到惊吓的后遗症?痴呆无反应?还是大勇的表现?让我们先来看《庄子》中有关”呆若木鸡”的故事。《庄子˙达生篇》是这麼记载的:
  周宣王姬静是个好大喜功的君主,他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看斗鸡。他听说齐国有个叫纪渻子的人,是位驯鸡能手,就派人把他请到镐京(西周都城),要他尽快训练出一只常胜不败的斗鸡来。十天以后,他问纪渻子:"鸡可以斗了吗?"纪渻子说:"不行,它还非常骄傲恃气。"又过了十天,再去问,纪渻子说:"不行,它听到声音,或看到什么影像,还会敏捷地作出反应。"又过了十天,纪渻子仍然说:"不行,这鸡还会怒视而盛气。"又过了十天,纪渻子主动跑来对宣王说:"差不多了。现在这只鸡听到其他鸡的叫声,已经毫无反应,精神处于高度凝寂的状态,看上去就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

  这就是”呆若木鸡”,是一种修养的境界。根据《庄子》的建议,”呆若木鸡”的境界不是一蹴可几的,它必须经厉以下几个过程:
  一、虚妄、骄傲及任性
  对于一个井底之蛙、闭门造车或在”温室”中长大的人,最容易产生的现象便是:”虚妄、骄傲及任性”。要帮助这样的人成长,就必须拆除与他人隔绝的藩篱,将他们丢入充满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挫折与困顿的大千世界。
  二、惊慌
  由于初次独自面对花花世界,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一旦遇上外来”人、事、时、地、物”的刺激,总会引起当事者的惊慌。有的人在惊慌中退缩、也因此一蹶不振。其他人则成功地接纳了各方的挑战。
  三、目光锐利、盛气凌人

  成功接纳各方挑战的人,就是物竞天择的胜利者,也往往因此养成目光锐利、盛气凌人的态势。由于屡次地战胜他人,因此他们逐渐地目中无人,也开始无法冷静、全盘地思考。等到他们逐渐被孤立、排挤或尝到失败的结果之后,如果没有因此倒地不起,他们就会开始学习收敛。
  四、呆若木鸡
  一个学会收敛锐利锋芒与盛气的人,就能了解“得与失”的因果关係,也能体会“后退原来是向前”的道理。心中坦荡荡,自能参透循环理,得以无惧也无忧,当然望之“呆若木鸡”。因此,“呆若木鸡”不但是一种“大智”、也是“大勇”的表现,它更是“大彻大悟”的结果。
日期:2009-06-29 21:05:31

  其实股价升破六十日均线是发动一波大行情的必要条件,任何股票大盘都逃不脱的。
  任何主力也休想违背这个规律。
  就象黑马股,不管你怎么骗线,最终逃脱不了突破前高,不断创新高的规律。
  我说不说出来,都一样,无所谓泄露天机。我说出来了,这些规律仍然是不会被改变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