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故事:一名调查记者封存十年的重口味笔记》
第1节

作者: 苍衣社脸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1-20 17:10:57
  我做调查记者那阵认识了个朋友,他叫刘晓辉,是个法医。这人哪都好,就是有个怪癖,爱占小便宜,我和他认识三年了,他从没对我慷慨解囊一次。
  不过好在他讲故事是一把好手,每次饭局,他都会像个说书人一样,把自己做法医时骇人听闻的重口味经历说出来,三两下就能把我把我忽悠得迷迷糊糊,心甘情愿去结账。
  我爱听故事,碰巧他又能讲,一拍即合。这么想想,我倒也不算吃亏。
  他曾给我讲述过一个关于“打生桩”的故事,在他们市,有个建筑工人修桥时被砌进了桥墩,桥面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而那人的尸体在桥下足足五年都没被人发现。
  碍于一些特殊原因,案件发生的地名和年份我会进行模糊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但保证全部是真实经历。大家如果有兴趣,就提前做好记号,听我慢慢说说这些事。

  本帖就取名叫酒局故事,权当诸位在酒桌上胡侃,用以下酒,切勿深究。
  日期:2019-11-20 17:18:18
  炎热的夏天,大家都喜欢呆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喝着茶。但警情就是命令,下午三点钟,我正在办公室里打盹,局里突然接到一起报警电话。
  案发现场位于玄武桥,是新区的一座跨河大桥,近期正在重新修建,施工队在拆桥墩时发现了一些头发和衣服碎片。

  我和王猛,还有李筝三个人全副武装赶往现场,勘查车的空调效果不好,坐在里面像是被闷在铁皮罐头里一样,话痨王猛也消停了,紧握方向盘,脸上还淌着汗。
  半个小时后,我们抵达目的地,现场已经被保护起来,警戒带外面挤满了围观群众和工人。在派出所民警带领下,我们挤过人群,沿着河边小路来到桥墩跟前。
  日期:2019-11-20 17:23:09
  王猛是队里的痕迹检验员,李筝今年刚参加工作,我们三人平时都是一起出警。

  桥面已经拆得差不多了,剩下几根桥墩矗立在河面中,四周全部都是碎石块,布满灰尘,行走十分不便。派出所民警指着一根两米多高的桥墩,“那就是出事的桥墩。”
  民警们已经提前和施工队沟通好,让吊车放下来一个铁框,我们仨挤在里面,被吊到桥墩上,近距离观察桥墩顶部的情况。
  桥墩横截面为长方形,顶部已经拆得七零八落,我们小心翼翼地站在上面,我忍不住向河面往了一眼,感觉有点晕,赶紧收回了目光。
  将精神聚焦在桥墩横截面,发现有一撮黑灰色的毛发从混凝土里露出来,大约有三四厘米长,微微打着卷,随着微风摆动;还有块蓝灰色的破布,上面沾满了灰尘。

  王猛戴着手套,拨开了几块散落的混凝土,然后扯了扯那块破布,摇摇头,“太结实了!”
  肩膀忽然被拍了一下,我心里一阵发毛,侧身一瞧,李筝正指着我的右脚外侧。
  我赶紧往左挪了一小步,左脚已经到了桥墩的边缘,转过身屈膝半蹲,一片弧形的物体吸引了我的目光。
  “指甲?”
  李筝抬起头问我,我点了点头。这片指甲被污垢包裹着,不细看和水泥没啥区别。
  日期:2019-11-20 17:25:02
  毛发、破布、指甲,看来这桥墩真的很有问题。
  但是光凭这些人体组织,无法确定里面是否藏着尸体,当务之急就是打开桥墩一探究竟。
  我们立刻商量了起来,最后得出结论,凭我们自己肯定没法搞定,锋利的手术刀拿这块硬邦邦的东西没辙。
  术业有专攻,这事儿得找消防队。
  日期:2019-11-20 17:25:54
  从桥墩上下来,趁着消防队赶来的空隙,我们准备进行现场访问,向发现这件事的施工队了解情况。
  报警的是施工队工头,姓李,一个黑红脸膛的瘦高个。

  李工头微弯着腰凑过来,笑着给我们发烟,“领导,俺们啥时候能开工?”
  派出所民警甩甩手,瞪了他一眼,“胡闹!这事儿查不明白能开工?”
  李工头咧了咧嘴,讪笑着把拿烟的手收了回去。
  我接过话题,“你们把发现……那些东西的详细经过说一下吧。”
  日期:2019-11-20 17:30:36
  李工头喊了声“亮子”,一个脏兮兮的青年从他身后钻了出来。亮子说话有些结巴,不过事情倒也简单,三言两语就讲完了,就是在拆桥时偶然发现的。
  接着,王猛又找了几名现场目击者做笔录,他们大多不善言辞。其中一名年龄大些的工人感慨道:“邪门啊……邪门,估计有点名堂。”
  王猛追问他,到底什么邪门,这个工人也不在多说,立刻扭头钻进人群里离开了。
  这时,不少工人凑过来看热闹,但都有些拘谨,谁也不愿意排在最前边,仿佛不愿沾惹是非,这些群众的心理我们都明白。
  消防队很快赶到,中队长打了个敬礼,表示一定配合我们完成任务。
  我大致向他介绍了情况,说桥墩里很可能有一具尸体,需要打开钢筋和混凝土把尸体取出来,而且尸体还不能被损坏。
  中队长的眉心拧成了一个“川”,表示如果不用爆破的话难度相当大。我不同意直接爆破,因为不确定爆破会不会对里面的尸体产生冲击波损伤,从而影响下一步尸检,所以建议采取切割的办法。

  我们最后商议出一个方案:消防队员用劈裂机把桥墩从底部截断,然后借用工地的吊车把桥墩挪到旁边的空地上,再用切割机逐层切割。
  日期:2019-11-20 17:39:31
  为保存第一手资料,王猛负责全程录像和拍照;为确保不损伤里面的“东西”,我和李筝全程指导消防队员具体操作。
  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但缺点也很明显——非常耗时耗力。
  不多时,消防队的小伙子们便开始忙碌起来,炎热的夏天本就使人烦躁,再加上机器的轰鸣声和刺耳的切割声,更是让人心烦意乱。
  消防队效率很高,半个多小时后,桥墩离断,被吊车吊起,放到了河边的空地上,不过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几名消防队员围在横倒的桥墩周围,刺耳的切割声响起,现场尘屑纷飞,火花四溅,钢筋和混凝土被逐层切开。
  由于不清楚混凝土内部情况,我和王猛、李筝时刻关注着切割进程,叮嘱消防队员如果感觉硬度忽然变低或者看到有可疑迹象就立刻停手。
  日期:2019-11-20 17:43:58
  事情比我想象得更困难,但消防队员的表现十分出色,他们在烈日下聚精会神忙碌了一下午,就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消防服被汗水浸得透透的。
  反看我们,倒像是看热闹的闲人。李筝这姑娘还是急急燥燥,恨不得亲自上手去帮忙。我拦住她,说你上去添什么乱。
  王猛呢,索性找了个阴凉地去偷懒了,我也没管他。

  剩余的石墩越来越小,我却紧张起来,死死盯着消防队员的切割机,生怕割坏了里面的东西。
  切割机在切割桥墩一端凸起的部分时,我忽然看到里面闪过黄白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