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午 ——关于中日国力、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第18节

作者: 龙的航程
收藏本书TXT下载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转而向美国学习,千方百计引进美国的制度、科技和工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创造了经济奇迹。
  日本文化对于外来文明的吸纳,并不是全盘的“拿来主义”,而是经历了选择、接受、排斥、消化和变形的过程,其衡量的标准就是“实用性”:有用则用之、无用则弃之,根据需要而变革。例如,他们引入了汉字,又借助汉字草书创造了平假名,借助楷书创造了片假名;引入了儒学文化,却对儒家人伦根本的婚姻、家庭伦理制度加以变通;引入了佛教,但日本的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娶妻生子、舞刀弄枪,带上了许多杀伐之气;引入了欧美的企业制度,但保留了终生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制,等等。

  当代中国人对日本人选择性地吸收中华文明精髓,曾有一句非常客观形象的描述:“唐时不取太监、宋时不取缠足、明时不取八股、清时不取鸦片”。
  日期:2018-02-28 21:36:17
  不仅在重大的社会变革中表现出顺应时势的特征,普通日本人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中也带有随机应变的倾向。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谈到,二战时,日军宁可自杀也不愿投降,即便被俘后也有许多人要求赴死,以保全自己的名誉。北缅会战,日军战死17166人、被俘142人,战死者和被俘者的比例是120:1,且被俘时大多已负伤或昏迷。但随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很多日本人在被俘又自杀未遂后,居然由原本的资深军国主义者、极端民族主义者一跃而变为“模范战俘”,为美军指出日军弹药库的位置、详细描述日军兵力配置、撰写反战宣传品,千方百计帮助美军赢得这场战争。这种180度的大转变,很令美军费解,但日本人做起来却自然而然。对日本战俘而言,既然被俘虏了,要么体面地死去,要么挣扎着活下来。如果还想活着,就得努力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模范战俘”不失为一条理想生存之道。这种行为特点表明,如果选择了一条道路,日本人往往会全力以赴,不惜自己的生命;倘若竭尽全力却依然失败了,又会自然而然地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因此,日本人不仅容易走极端,而且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日期:2018-03-01 10:14:45
  六是极度地珍视名誉。
  名誉,是指社会对人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总体价值评价。日本民族向来惜名知耻,甚至把名声视为高于生命,这也造就了日本独有的耻感文化,又称耻文化。
  日期:2018-03-01 10:16:51
  日本的耻感文化,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以外部评价为基准。日本人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非常在乎,常常以他人的想法来决定自身行动。在会议、协商等场合,如果与自身利益无关,日本人就会注意观察多数人的意向,然后有针对性地作出不偏不倚的反应,最终与周边的人协调一致。如果感觉彼此相互之间想法分歧过大、难以调和,就会有意无意采取回避态度,避免作出令对方难堪的反应。因此,在很多国际会议上,日本人通常态度暧昧,不旗帜鲜明地表达态度,甚至有时在外交场合上,也会默不作声或不置可否。

  日期:2018-03-01 10:17:50
  二是以遵守规矩为美德。
  日本人极端重视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着力按“社会规定行事”,以“对得起自己名誉”。随意破坏约定俗成秩序或规定的人,会被视为“麻烦制造者”,受到他人和社会的排斥。因此,在日本的城市,随处可见“空荡荡的人行斑马线上静静等待信号灯的小学生,自觉排成两行等待公交车的人们,在人挤人电车里也能空着的优先座位”。
  日期:2018-03-01 10:19:17
  三是视维护名誉为生命。
  传统的日本人,将名声等同于正义、责任和高尚情怀。为了维护自己和家族的名誉,一方面要遵守种种繁琐规定带来的痛苦,以便获得好名声;另一方面,决不允许自己的声誉受到玷污,必要时会对玷污者进行报复,甚至于自杀。
  日期:2018-03-01 10:21:26
  2008年,日本发生了“毒大米”事件。起因是日本大阪三笠食品公司将残余农药超标的工业大米伪装成食用米,卖给酒厂、学校、医院等370家单位。
  事件曝光后,奈良县广陵町米谷销售公司的社长中川收一于深夜在家中自尽身亡,终年54岁。自杀的缘由,是其作为中间商,在不知情的状况下销售了46吨毒大米。按道理说,销售毒大米的并不止中川这一家米店,毒大米本身也只是农药微量超标,既没有造成消费者死亡,也没有酿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与中国“三鹿奶粉”事件的性质截然不同。但中川收一仍然深感愧疚,认为自己造成了很多民众误食毒大米,在逐一登门向购买“毒米”的人致歉后,毅然选择自杀来承担自己的道义责任,挽回公司的名声。3天后,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太田诚一和事务次官白须敏朗也因“毒大米”事件引咎辞职。

  日本人对名誉的追求是那样锲而不舍,有时候不禁让人敬佩感动,但很多时候也容易走火入魔。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如果犯了小错,通常会不断鞠躬道歉,采取种种措施尽力弥补;可是,如果他们犯下了滔天大错,要么以死谢罪、一了百了,要么千方百计抵赖,寻找种种借口顽抗到底,死都不肯认错。高桥敷在《丑陋的日本人》中说,日本人为了名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人类的幸福可以忘记,即使有时要受到阴谋诡计的折磨,有时被迫卑屈地淹没人性也要抢先立功”。

  日期:2018-03-01 10:22:48

  上个世纪的侵华战争,日本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简直无法理解,日本为什么不能诚恳向战争受害国道歉?
  日本政要为什么要接二连三地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日本国内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否认侵略历史的事件?
  1995年,靖国神社为了纪念终战50周年,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叫做《与孙辈们的对话》,作者桑木崇秀是一名侵华日军军医。
  书中,爷爷和孙子以对话的形式,谈论了向受害国谢罪的问题,集中体现了日本拒不认罪背后的思想根源。
  日期:2018-03-01 20:35:15
  1995年,靖国神社为了纪念终战50周年,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叫做《与孙辈们的对话》,作者桑木崇秀是一名侵华日军军医。
  书中,爷爷和孙子以对话的形式,谈论了向受害国谢罪的问题,集中体现了日本、拒不认罪背后的思想根源。
  孙子:虽说战争的目的是好的,但对亚洲国家带来麻烦,还是谢罪好吧。
  爷爷:…在日本,自古以来很重视谦让的美德,谢罪很容易被认为是美德。但是,这并不是谢罪就能完的事情……如果日本正式向亚洲以及与日本作战的其他国家谢罪,这些国家就会要求赔偿。
  孙子:赔偿的问题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