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销售战争:纵横》
第50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耕一惊,酒完全醒了。他努力捋了捋了思路,却越想越是心惊。前年年底和去年年初发生的所有的事情竟然都在这找到了纠结点。一切原来如此啊!于德仁,你也忒狠了点吧。你那点私利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啊!老子没得罪你,你也要下狠手,怀壁其罪不说,还要株连九族。杨耕突然觉得牙有些隐隐作疼,他恨恨的问道:“消息确切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一次郑民喝多了,不小心说漏嘴了。”赵世友答道。
  “会不会是郑民吹牛?拉大旗做虎皮。”杨耕想把这件事落实了。
  “不会,老杨,你想想发生的这些事,尤其是你的离开,是不是应该有只手在后面推着?”赵世友肯定的说道。
  杨耕彻底相信了,他忽然觉得有些胸闷。愤怒地握了握拳,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太差了,如此简单的事情,自己竟然没有联系到一起想想。
  “他们现在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我,我现在的日子是在一天天的熬啊,朱弘毅虽然也会帮我,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近他们又做了一件很出格的事。”赵世友把商州锻压厂的事情和杨耕说了一遍。

  “朱弘毅不应该这样做啊,他怎么会轻易放弃,难道他也有难言的苦衷?”杨耕有些不明白。他清楚,以朱弘毅的性格绝对不会把到手的肥肉让别人咬一口。
  “可能也是受到压力吧,你知道瑞和很多时候更像一家国有企业。”赵世友叹了口气,显然他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那你打算怎么做?”杨耕的脑子有点乱。他走到饭店门口,站在风口上松了松领带。他想让自己冷静一下。虽然已是春天,但是夜晚的寒风仍然有些刺骨。
  “怎么做?在瑞和我是斗不过于德仁,但是在商州,他却未必斗得过我。我这个地头蛇一定要咬他一口,大不了鱼死网破。反正这样下去我也不会有好结果。”
  杨耕听得出来,赵世友是被逼急了。老赵在当地颇有势力,虽然他不会仗势欺人,但是也决不会吃亏。“老赵,我们没事不惹事,有了事也决不怕事,既然别人先招惹了我们,那就没得说了。不过你有什么具体办法吗?”杨耕冷静了一下,问道。
  “在锻压厂的项目上,我和财务的关系很好,而郑民的实施力量非常弱,仅有的实施人员也准备跳槽到我这来了。我安抚住他了,给了些承诺。大区也没派实施高手过来。我已经和客户打好招呼。我会私下替他们制定验收标准。达不到标准,一分钱也不会付。郑民和阎军竟然答应客户‘零’首付实施。简直蠢到家了。”赵世友的声音里透着一个阴狠。

  “郑民不是蠢,而是太急于拿项目了。以便让你没有还手之力。估计于德仁也介入了。阎军和朱弘毅都是被他逼得没办法了。”杨耕分析道。
  “不管怎么说,我不会让他们拿到一分钱。我考虑,先想办法搞砸这个项目,然后,你们飞捷尽快介入。你觉得怎么样?”
  老赵的声音听起来胸有成竹,杨耕意识到他应该早就盘算好了,只是再和自己合谋一下而已。
  “没问题,如果能成,你不会有损失,只是可怜了朱弘毅。”杨耕马上答应道。说完这句话,杨耕忽然觉得有点不妥,如果说去年扎了朱弘毅一刀,还算是光明正大。可是今天的事怎么感觉是在背后下刀子呢?
  听到杨耕的承诺,赵世友放了心,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把柄攥到我手里,只是不知道现在该不该用?”

  “把柄?谁的?”杨耕警觉地问道。他没想到赵世友手里竟然还有一张牌。
  “是这样,去年我办完了市场活动后,郑民也向瑞和总部申请了一次市场活动,总部给了三万元活动经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并没有办,而且,我的内线告诉我一件事情,活动经费批下来之后,阎军在他那里报了一张两万六的发票。”
  “胆子也太大了吧?”杨耕问道。他隐约觉得阎军应该没这个胆量。
  “你觉得这能扳倒阎军吗?”老赵问道。
  “是否能扳到阎军并不重要,即使搬倒了,也救不了你。关键是于德仁。干掉于德仁,你就天下太平了。而能扳倒于德仁的只有唐思哲。”杨耕又问道。“这两万六是阎军自己揣兜里了吗?”

  “我说不准,以阎军的性格好想没这么大的胆子。他还是非常想做点事的。”赵世友看法和杨耕相似。
  “什么意思,他在替人受过?还是上行下效?”杨耕想确认一下。他隐约感觉自己有了出气的机会。
  “我也说不准,你看要不要给唐思哲反映一下,先咬他一口再说。”赵世友恶狠狠的说道。
  “不用,现在还不是时候,沉住气。现在没有证据,说也没用。”杨耕答道。
  “但是,这种证据可不好拿,估计得费不少劲。”赵世友听起来有些为难。
  “不急,能拿多少拿多少,当前要做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现在要做一件事情,把于德仁和郑民是同学关系,以及阎军‘经常性‘的在郑民处报销这件事,广泛地传播,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我也会帮你宣传!”杨耕咬了咬牙说道。
  夜空如洗,春寒料峭。杨耕静静的站在路边,茫然的看着穿流的车辆和人群。身上有了一丝阴冷的感觉。他忽然觉得自己有点陌生,刚才对赵世友的交待,几乎是脱口而出。是自己真的变了,还是本来就是如此?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杨耕实在想不清楚自己是在进步还是在堕落,但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正在改变!

日期:2009-10-18 20:03:22

  八节
  杨耕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大通公司的生产部长宋新军竟然是自己大学的校友,而且是同一年入学的,只是两人不在同一个系。上学的时候相互之间也不认识。不过,这没关系。在正式的沟通之后,俩人又唏嘘不已的怀了半天旧,把俩人都认识的老师和同学搬出来认真历数了一番。最后可能觉得意犹未尽,晚上,宋新军非要拉着杨耕和老黄再去畅饮一番。杨耕和黄家富只得舍命陪君子了。

  等到了酒店,杨耕才发现,敢情人来了不少,几个车间主任都到齐了,夏总也在座。杨耕明白了,这群人肯定是经常性的找茬喝酒,他和黄家富就是今天那个‘茬’。
  包括夏总在内,在做的大部分人都穿着工作服,显然都是从车间直接奔到酒桌上来的。从座次上来看,宋新军的地位应该是仅次于夏总,也是这群人里的一个组织者。一来就开始忙前忙后的打招呼、点菜。宋新军已经完全融入了北京这座城市,包括体型和打扮。寸头、圆脸、厚实的身板以及早早隆起的肚子。不认识他的人,很容易把他看成一个地道的北京胡同串子。

  杨耕和夏总紧挨着坐下来,赶忙和夏总换了名片,杨耕低头看了看,夏总大名叫夏铁锤。一个看一遍就忘不了的名字。
  大概是知道很多人会对自己的名字好奇,夏总爽朗的笑了笑,说道:“哈哈,我这名字,一看就是工人阶级。好听好记。”夏铁锤的年龄大约在五六十岁左右,黑脸膛,大嗓门,脸上线条粗框,一幅饱经风霜的样子。看起来的确像是个老工人。杨耕觉得夏铁锤笑声很有感染力,给人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
  “我这名字还真有点来历,我是出生在四八年,我老爹那时是解放军的一个团长,正在准备解放济南。据我妈说,那时候他是天天喊着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恰巧我就出生了,老爹就说,干脆叫‘铁锤’吧,把国民党反动派给我砸烂了!我出生后没多久,就跟着老爹南下了。”夏铁锤虽然是给杨耕在说,但是全场的人都在侧耳倾听。显然大家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

  杨耕饶有兴趣的听着夏总的介绍,脑子里想着自己小时候看过的那部叫《济南战役》的电影,刚想插言。宋新军却已经点完了菜,抢着问道:“老爷子,这段历史你还没给我说过呢,后来你怎么就孤苦零丁的流落北京这个穷地方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