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销售战争:纵横》
第47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耕曾经问过马达,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巧合?比如你、我、朱弘毅恰巧都认识。马达的回答很干脆:这个世界上无论哪行哪业,干事的就那么几个人。他们不碰到一起那才叫奇怪呢。杨耕对这个观点一直有些将信将疑。不过,马达走后没多久,他的观点就又一次得到了证明。
  每年春节过后,都是各大公司招聘的黄金时间。经过元旦和春节,效率再低的公司也会把组织结构和年终奖金这两件事办完。于是就会有春风得意、失魂落魄和激流勇退的几种人出现。而后两种人都是招聘的重点。北京小白领们的习惯就是年前思想大波动,年后集体大行动。所以杨耕就趁着过年刚上班这段时间,开始了计划已久的招聘。招聘之前,他把这件事向司徒做了汇报,他想听听司徒对这件事的看法。司徒高歌只交代了一句:“招销售多注意素质,别太在乎专业。另外,年龄也别太在意,别净找些乳臭未干的小孩,打我们这种仗是需要一些老兵油子的。”

  杨耕这次招聘的人并不多,只要两个人。他这次招聘的目的就是想做一些储备。元旦过后不久,他就和人力资源部在策划这件事情。总体上准备还算充分。第一轮有三十多人应聘。这其中包括毕凡推荐的两个人,都是毕凡部门的老员工,不过杨耕搞不清他们的来历。所以就暗示人力资源部,让这俩人不要进入复试。由于人太多,杨耕没办法,只能委托人力资源部做初试,初试过后还剩下五个人。杨耕参与了第二轮的面试,人力资源部的小胡负责组织。

  第一个进来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个子高高的,脸上带着很多销售人员常有的世故,说话的声音也带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懒散和自得。杨耕简单的看了一下他的简历,就请他介绍一个自己经历过的销售案例。这是杨耕面试销售时候的一个常用技巧。他会对这个案例问得很深很细,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想听出应聘人员案例的真伪。如果是编造的案例或听来的故事,很难经受住杨耕三个以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他想了解对方思考问题的方式。思维模式对销售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点上杨耕甚至认为有天生的成分,倒是非常符合马达关于猪与猴的理论。

  听了一半,杨耕就知道对面这位只买过一些低端产品,是属于机灵但不聪明的人。这也是杨耕对人的一个基本分类,他把人简单的分为:傻人、机灵人、聪明人,智慧的人和智慧通达的人。他要的是聪明人,不是机灵人。他已经听出对面这个家伙在胡编乱造,这老兄销售的兴奋点竟然在如何给客户送回扣上。杨耕已经清楚他根本就不会送,而且即使会送也不能在这种场合下滔滔不绝啊!他迅速的打断了他的精彩表白。礼貌的请他静候佳音。杨耕有些失望,他后悔自己没有参加第一次面试。如果下面几个都是这样,这次面试就是瞎耽误工夫了。

  门又被推开了,在小胡背后进来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杨耕从简历里抬起头来,示意来人坐下。他突然觉得对面的男人有些面熟。黑黄的脸颊,稀疏的头发、黄色的宽边眼镜。自己一定是在哪见过,可是实在想不起来了。杨耕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低头又看了一下他的简历:常思,36岁。从前主要做汽车的企业级客户销售,福建人。北方某重点大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杨耕摇了摇头,从简历上看,自己肯定是不认识这个人的。

  对面的中年人看着杨耕似乎也有些面熟,脸上闪过一丝疑惑的表情。眼镜后面有了一些闪烁不定的东西。当看到杨耕摇头的时候,他的眼睛立刻垂了下来。伸手扶了一下眼镜,显出了一丝不安。
  “常先生,您从前所从事的行业,和我们软件行业好像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杨耕边看简历,边随口说道。
  “的确如此。”常思答道,他的普通话里夹杂一些南方口音。“不过,如果换个角度看,我们的相似性要远大于差异性。”常思回答的很流利,显然对这个问题提前有所准备。
  “是吗,能详细解释一下吗?”杨耕饶有兴趣的问道,抬起头来认真观察着常思。
  “因为我们做的都是面向企业客户的大项目销售。而站在销售的角度看,大项目与大项目之间的销售模式是相似的。不管你是卖飞机还是卖软件。但是大项目和小项目之间却没有多少相似性,卖宝马和卖夏利完全不是一个卖法。”常思语速不紧不慢,听起来很是沉稳,不过双手十指却是交叉紧扣。不时地用力攥一下。

  杨耕不由得又仔细打量了这人一眼。他完全赞同常思的这个理论。看来常思不是初出茅庐,没想到今天还有收获。杨耕有些兴奋了。
  “那你觉得,做大项目最重要的素质或者技能是什么?”杨耕接着问道。
  “做销售,具备两点就够了,一是同理心,也就是我们说的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学会自我激励,或者说激情和毅力。”常思的回答很有自信,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小心翼翼。杨耕觉得有些奇怪,这个人应该是个老手,但是却总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
  “刚才你说大项目和流量型产品在销售模式上会有很多区别,站在对人的要求上,区别在哪?”杨耕接着问道。他还是采取追问的方式,他相信,做过几年销售的人,这些问题一定想过。
  “做大项目需要周详的分析策划能力,对专业的深刻理解,当然还要有很好的销售技巧。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比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对于一个小项目来说,最关键的是嘴勤、腿勤。两种销售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脑力活,后者是体力活。”
  杨耕注意到常思说话有一个习惯,每当说话的时候眼睛会直视着你,但是一旦说完,又立刻会垂下眼皮,仿佛在等着你对他所说的话进行一次评判。

  杨耕侧头观察着常思,他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应该接受过比较正规的销售训练。只是不知道实践能力怎么样。于是接着问道:“你觉得,对于一个大项目来说,是否赢单,取决于什么?”
  “结构!我是说客户内部对自己和竞争对手认可程度的一个格局。不过中国的情况很复杂。很多时候,老板的力量大得难以想象。好在老板的想法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其他人的影响,这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所以说到底,还是脱不出‘结构’这个基本的框架。”常思一边不慌不忙地回答,一边偷眼观察着杨耕。
  杨耕意识到面前这个人应该是个老手了。自己应该多考量他一下,于是又从销售的几个层面详详细细的问了他很多问题。最后杨耕确认这个人应该是自己想要的。
  当常思出门的时候,杨耕突然问了一句:“常先生,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常思回过头来,笑了笑问道:“杨总,你是不是经常去西单书店买书?”

  杨耕猛然想起,面前这个中年人就是去年给自己推荐《定位》的那个人。也笑了,答道:“谢谢你推荐的书,很不错。”

日期:2009-10-13 18:40:02

  第五节
  中午吃完饭,黄家富坐在自己工位上有些愁眉不展。回头看看了正低头写东西的杨耕,忧郁的问道:“老杨,我怎么觉得自己最近又发胖了。”
  杨耕抬起头来,认真地端详了一下麻秆一样的黄家富,严肃地问道:“老黄,是不是怀孕了?”
  “我觉得也有点像,这段时间老爱吃酸的东西。”黄家富愁眉苦脸的说道。
  “有呕吐的感觉吗?”杨耕关切的问道。

  “暂时还没有。”黄家富肯定的答道。
  “兄弟,你也太不小心啊!这事到底是谁干的,你清楚吗?”
  “我他妈也不知道啊。”然后回头一脸郁闷冲大家嚷道:“谁把我肚子搞大得?一定要对我负责任啊!”
  大客户部所有在家的人都纷纷走过来对黄家富表示亲切的慰问。部门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刚刚入职的常思也禁不住抬头笑了笑;但是很快又低头继续着自己的产品学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