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销售战争:纵横》
第35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佛祖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容:“因为这样很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一千年了,他为了能够看你一眼,已经修炼了两千年了。””
  韩国川讲完,静静地看着朱弘毅。朱弘毅一直在认真地听着,他知道韩国川的故事必有深意,但是他还是不太理解,疑惑的看着韩国川。

  韩国川平静的笑了笑,说道:“佛说,执著是苦。”

日期:2009-09-17 13:50:14

  第十二节
  当朱弘毅和韩国川从二楼准备登机的时候,杨耕和司徒高歌正在一楼取行李。首都机场飞机晚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尤其是国内航班。不过杨耕心情还是有些焦躁,他倒不担心迟到,因为和蓝海顾总约得是第二天中午,他只是担心晚点是一个不好的兆头。因为这已经是在蓝海项目中的第二次晚点了。
  太原三晋公司的郝东军和王岚正站在接站口,他俩已经看到了司徒高歌,远远的挥着手。郝东军老板派头很足,油亮的背头,脸色黝黑,挺着大肚子,两撇小胡子显得江湖气十足。四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就坐上郝东军的车向夜幕中驶去了。
  顾总答应见面的时间是第二天中午的11:45。这让杨耕着实郁闷了很久,这种时间的约定要么是想一起吃饭,要么就是打算礼节性的应付一下。第一次见面显然不会是前者,看来希望渺茫啊。不过司徒一路上倒是一脸的平静,看不出丝毫的焦灼。
  第二天中午11:45分,司徒高歌、杨耕、王岚和蓝海信息部主任姜海庆在办公室副主任安泉的带领下准时出现在顾维年的办公室里。顾维年的办公室并不大,但是却处处给人一种‘大’的感觉。宽阔的老板桌占了屋子的1/4,桌前有两个篮球大小的仙人球,据说可以有效地排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杨耕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仙人球。靠窗的两个墙角处各有一株高大的发财树。没有沙发,却有几把大红漆的红木椅子。看到大家进来,顾维年站起来,笑容可掬的打了个招呼。顾维年50岁左右的年龄。国字脸,棱角分明。身材健硕,看起来并没有这个年龄常有的臃肿,反而显得健壮雄浑。面色一直很严肃,给人不怒而威的印象。

  寒暄完毕,顾维年又坐在了老板桌后面。看起来是准备尽快熬过这十几分钟。杨耕知道这时候该自己说话了。
  “顾总,冒昧打扰,这次和司徒总登门拜访,想就蓝海信息化的问题和您做一个交流。”
  “司徒总、杨经理,你们可能来晚了,我们昨天才刚和瑞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恐怕没有合作机会了。”顾维年并没有看杨耕几个人,而是翻看着刚刚交换的名片。似乎还没记住这几个人的名字。
  “是吗?看来我们来晚了。不过没关系,信息化的建设毕竟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我想您一定是希望多了解一下相关情况。这对蓝海也是有益的。”杨耕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昨天的签约仪式上,瑞和告诉我说,他们的产品在管理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比如降低库存,提高设备利用率等,你觉得他们能做到吗?”顾维年对信息化的理解显然还不深。
  这时司徒高歌突然插话了:“顾总,说到管理,你是专家,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司徒两眼直盯着顾维年,说道。

  顾维年好像意识到司徒有重要的话要说。放下名片,说道:“司徒总,你客气了,你才是管理方面的专家,有什么问题,你就问吧。”
  “顾总,我们为什么这么急着上信息化呢?公司毕竟才组建不久啊,设备也才刚到位不长时间。”
  “原因有很多,我们是合资企业,处处要在集团中树立表率作用,大家的眼睛都看着我们呢,而信息化毕竟能给我们管理带来比较大的提升,所以通过信息化带动管理是我们这次项目的一个初衷。”顾维年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司徒依然是眼光锐利的看着顾维年,接口道:“顾总,恕我直言,我在这个行业里待了近十年了,从来没有见过任何的一个企业的管理是靠信息化推动的。”
  顾维年一愣,显然没有想到司徒会这样说,抬头问道:“司徒总,这我就不明白了,不是人人都说信息化带动管理进步吗?”
  “顾总,您做了多年的管理了,肯定比我还清楚,管理这种东西不可能来自于书本,更不可能来自于那些坐在家里编程序的技术人员,管理一定是来源于我们日常的管理实践。所以作为软件厂商我们始终不能违背基本的逻辑,即管理来自于实践、软件来自于管理,所以软件是来自于实践的,并且是经过学习、吸收、消化、提炼再回到实践当中去的。所以站在这个角度说,是管理在推动软件进步。而不是相反。”

  顾维年显然被司徒绕糊涂了,愣愣看着司徒,问道:“你能再说的详细点吗?”
  “上个月,我去了趟欧洲,参观维也纳的斯特凡大教堂的时候,偶然听说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中世纪的欧洲,教堂并不需要任何实际的图纸就可以建造,建筑师们有个大致的地想法就开始动工。在建造的过程中,投资人如果想做一些改变,如由意大利风格改成法国式风格,建筑师并不是从头再来,而是按照经验加入一些修改,直到造出一个看起来像教堂的建筑。一般情况下,最终的作品和一开始的设计完全不同,而且,更可怕的是很多这种哥特式建筑最后没法进行下去,成了烂尾楼。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很大,软件实际上是灌溉用的渠,而管理是水,没有渠,水就会蔓延出来,但是没有水,渠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说道这,司徒高歌稍稍停了一下,然后加重语气接着说道:“顾总,我不太明白的是,我们蓝海股份现在连很多管理的基本模式甚至规章制度都还是一片空白,我们干嘛要急着挖渠呢?”
  这个问题显然触动了顾维年,半晌没有说话。过了一会,顾维年双手拿起桌上的一个老式茶杯,抿了一口,仍然抱在手里,说道:“司徒总,照你这么说,我们的库存怎么降低?效率怎么提高?”
  杨耕意识到顾维年应该被朱弘毅洗过脑了,转头看看这司徒,司徒双眼盯着顾维年手里的茶杯不慌不忙地说道:“顾总,解渴的毕竟是杯子里的水,而不是你手里的茶杯啊!”
  顾维年下意识的看了看手里的茶杯,然后又把他放在桌上,好像有些不甘心,停了停说道:“其实,和瑞和签约,也只是一个战略合作。不过瑞和却许诺将来给我们7.5折的优惠。”
  杨耕一阵惊喜,这是个意外的信息。他知道该自己表演了:“顾总,你刚才说7.5折?蓝海这样规模的企业,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价格?”杨耕把目光从顾维年身上慢慢的转向姜海庆,脸上的疑惑神情一览无余。

  顾维年和姜海庆也意识到了里面有问题,姜海庆马上问道:“杨经理,你是不是觉得瑞和给我们的价格高了?”
  杨耕马上说道:“这个问题我也不好回答,不过我建议您了解一下瑞和的客户,尤其是规模和蓝海类似的,或者比蓝海小的。多了解一些毕竟不是坏事。”
  顾维年突然插口道:“司徒总,你有没有和蓝海类似的客户?我安排小姜他们参观一下。”
  “没问题,顾总,杨经理会安排,安排好后让他们直接沟通就可以,我还有个建议,不知该不该讲?”
  “司徒总,你又客气了,有什么话你说。”顾维年的腰板又挺了挺。

  “参观完后,我建议,我们搞一次详细的流程梳理,对我们的主要部门和关键岗位进行一次详细的排查,根据排查结果设计出合理的管理流程。这些东西顺了,信息化的基础就具备了,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一直想做这件事情,司徒总,你能帮我们吗?”顾维年诚恳地问道。
  司徒还没说话,姜海庆突然说道:“最好免费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