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
第53节

作者: 总老师麦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20 09:21:00

  能臣的垮掉 四
  大家可能已经发现,古史中对黄巢军队数量的记载,就像量子力学中的基本粒子,遵循“测不准原理”。这当然不能怪古史的编辑们业务不精,而是因为他们编书所依据的原始档案,也就是各地官员们的奏报,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增减“贼兵”的人数。在这些写报告的地方领导中,高骈高大帅的大嘴巴可谓其中佼佼,两个月被他说成马上就要完蛋的黄巢军转眼间就变成六十万了,洒豆子都没这么快吧?

  更离谱的是,两年后,由于朝廷要解除他盐铁转运使的肥缺,高骈牢骚满腹,大摆功劳,竟然声称黄巢离开天长时,已经被躲在扬州从不曾出战的自己,打得 “黄巢残凶才及二万”!在同一个高骈的奏章中,记述黄巢在同一时间段的兵力,其上下竟能相差三十倍!
  这让在下读史时也不禁叹为观止:这得有多厚的脸皮,才能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这两段南辕北辙的大谎话来啊?
  在语言上升级为吹牛大王的同时,高骈在行动上却退化成了一个大宅男,在他余下的七年时光中,基本上都躲在他的淮南节度使府第中求仙问卜,出得最远一次门,也只是到城郊的东塘。他不但坐视帝国的危亡,连自己的淮南辖区内闹翻天都不再过问了。
  高骈怎么了?那个曾经的帝国军人的偶像,是怎么一步步堕落成一个怯懦鼠辈的呢?
  《新唐书?高骈传》提供了一种解释:在信州大败,黄巢兵临天长之时,高骈曾一度准备出击,但他最宠信的谋士吕用之劝高骈说,如果打败黄巢,大帅就会功高震主,不如留着黄巢的好。这话听起来挺耳熟,与刘巨容的高论如出一辙,高骈认为有理,于是按兵不动。
  不过以在下看,就算吕用之真说过这样的话,那也只是高骈用来挽回面子的托词而已。他与刘巨容不同,并非大胜之后止步不追,而是大败之后偃城固守,哪有资格吹同样的牛?如果他真的怕功高震主,当初命张璘进攻时积极个什么劲?黄巢请降时他又何必遣散诸军以图专功?之后他在淮南无所作为,与杨广在扬州类似,几乎是闭门等死,又那像有长远考虑的样子?
  因此,高骈的变化,应该另有原因。在下读高骈传记时,感到他早年的经历就一个字,顺。生于名门显宦,长于将门之家,天资过人,才华横溢,好儿童、优秀少年、十佳青年、杰出公务员……就这样一路走来,一直是旁人羡慕和崇拜的对象。

  但这样的经历,果然是最好的吗?大河剧《葵?德川三代》中,德川家康把征夷大将军之位让与儿子秀忠时说:“你真不幸啊,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显然,在这位异国的睿智老者眼中,一帆风顺的人生,并非幸事,因为那样的人将经不起失败的打击。不过,他的儿子秀忠比较运气,此后也没遇上什么大难,高骈就没那么走运了。
  信州的惨败是一个转折点,一真认为玩弄别人就和摆布棋子差不多的高骈,第一次发现自己被人摆布了,他并不能永远高人一筹。这样的事实极大打击了他高傲的自信心,而高骈是经不起打击的,这不但让他对黄巢的看法从极度蔑视突变成了极度恐惧,也使他心灰意冷,失去了所有的雄图大略……
  有一种运动状态,叫作“坍塌”;有一种精神面貌,叫作“堕落”。高骈今后仍将在我们的书中出现,但大家可以记住,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那个人,已不再是那位让党项、南诏闻风丧胆的常胜名将了。
日期:2012-04-22 08:46:22

  门户洞开 一
  当高骈的新奏章送到长安,僖宗皇帝与朝廷重臣们感觉就像坐过山车:刚刚还在高处俯瞰满园春光无限好,眨眼间已跌至谷底只见黑云压城城欲摧,有没有搞错啊?没错,新的告急文书不断传来:黄巢已经越过长江,快逼近淮河了。
  皇帝李儇愤怒了,下诏责备高骈:你凭什么要遣返各道援军,让黄巢猖獗至此?如今的高骈,已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毫不脸红地与皇帝顶嘴说:遣散各道援兵的决定,当初臣可是请了旨,得到您的批准才执行的,岂是臣一个人的责任?臣现在竭尽全力保卫一方,扬州肯定能守得住,朝廷不必挂心。只是怕黄巢北渡淮河进兵中原,臣子我刚刚得了风疾,现在半身不遂,不能出战,只能劳烦东都和北方各藩的将士赶快布防吧!

  想来当李儇读到高骈的回书时,恨不得咬他一口的念头都有了,这叫什么混帐话,如果不是你高骈谎报军情,说剿灭黄巢指日可待,朝廷怎么会同意撤军?
  但可惜那个该死的高骈远在扬州,又重兵在握,如今虚弱的朝廷既不能也不敢真把他怎么样。何况势已至此,追究责任也是缓不济急,当下最要紧的事,是怎么对付即将北来的黄巢。李儇以期待的目光环视诸臣。
  还好,没有万马齐喑,宰相豆卢瑑率先出了一个主意:黄巢不是一直想衣锦还乡,当天平节度使吗?我们干脆就把天平的节钺授给他,他一旦接受,必然要到郓州去上任,这样他晢时就不能威胁洛阳、长安了,也为我们赢得了重新调遣诸道兵马的宝贵时间。等我们的诸道兵马调齐,天兵百万下山东,把盐贩子从他没坐热乎的节度使宝座上纠下来剁碎,大功就告成了!
  平心而论,豆卢瑑的这个主意可操作性不高,基本上只具备YY的价值:第一、黄巢刚刚才用同样的方法欺骗了高骈,他有可能中这种被自己玩老的计吗?其次、唐中央现在连深受国恩的高骈都已经调不动,在黄巢还没有严重威胁诸藩镇利益的前提下,它还有能力集中天下诸藩镇的兵力,并让他们团结一致向前看吗?
  不看好豆卢相国(豆卢缘姓豆卢,不姓豆,是十六国时代鲜卑慕容氏的后裔)当然不只在下这个后人,当朝首相卢携对此更是嗤之以鼻,他反对说:“以现在黄巢的胃口,岂是一个天平节度使就能填满的?纵然授予他天平节钺,也不可能阻止他继续进攻,只是让朝廷白白地丢一次脸罢了!现在应该做的,是马上动员诸道兵力扼守泗州(今江苏盱眙北),以宣武节帅为诸军都统,把草贼挡在淮、泗一线。只要黄巢突不破防线,就只能回头劫掠淮南,高骈也就不可能端坐不动,那样黄巢只能陷入我南、北两方面大军的夹击之中,最终自取灭亡。”

  虽然高骈的最新表现让卢携在皇帝眼中失分不少,但起码听起来他的主意还是比豆卢缘的办法靠谱一点儿,于是李儇同意,就按卢相国说的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