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回归》
第34节

作者: 雲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13 10:39:00
  **三生万物**(1)
  六气厥阴风木为风,少阴君火为热,少阳相火为暑,太阴湿土为湿,阳明燥金为燥,太阳寒水为寒,其性各异各有偏颇,所以需要阴阳相和来平衡。厥阴热尽,少阳热气壮盛,所以厥阴配少阳。太阳寒气渐重,少阴热气渐强,所以太阳配少阴。太阴湿热,阳明燥凉,所以太阴配阳明。
  到现在为止世间还空无一物,因为只有五行,而五行并非具象的事物。

  阳化气阴成形,那气和形有什么分别呢?最常见的例子是水,水有气液固三态,气态是无形,固态是有形,而液是中间状态,但本质都是水,并没有分别。既然阴能成形,所以我们来看看三阴,也就是少阴,厥阴和太阴,看看他们生成了什么。
  先看少阴,水火二气,午中丁火生成了心经,子中癸水生成了肾经,火在上为阳为手,水在下为阴为足,所以手少阴为心经,足少阴为肾经。
  然后是厥阴,阳气已绝,并且厥阴在亥位,所以巳中三阳干无用,亥中甲壬因阳绝而转阴,甲木变成乙木而生成了肝经,壬水变成癸水生成了心包经,水上冲灭火而成厥阴,所以水在上为阳为手,木在下为阴为足,所以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为肝经。但阳干毕竟是阳干,厥阴中虽阳气已绝,甲壬作了阴用,但终会逆转,所以厥阴虽阴寒已极,却蕴涵了生发之力。
  最后是太阴,乙癸丁已生成相应经脉,只剩丑未本气己土和丑中辛金,己土生成了脾经,辛金生成了肺经,辛金在丑位,少阳之前,所以在上为阳为手,未为太阴本位,己为太阴本气,在少阳之后,所以己土为阴为足,所以手太阴为肺经,足太阴为脾经。
  至此六阴经就生成了,那么他们具体的生成顺序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内经中的论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乙木秉东方风气而生肝,肝继续滋生出筋,木旺生火,所以筋进而生心,肝的窍是目,窍就是窟窿孔洞,阴经必开窍,因为阴不开窍则无用,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房子,一定要留门窗。风对于天来讲是高远深邃,对于人来讲是道,对于地来讲是运化,运化产生五味,所以地生百草而成五味,道可以产生智慧,而高远深邃可以产生精神,而天的精神就是风,地的精神就是草木,而对于人来讲,从身体上说,精神是筋,筋无力就会萎顿瘫痪,从五脏上说,精神是肝,肝不好则精神萎靡,从气色上说是青色,从音律上说是角音,从声上说是呼喝,从变动上说,木是舒展之气,而握正相反,是收敛之气,握是手的动作,手是肝之荣,所以变动是握,注意这里的变动是指不正常,也就是说经常不自觉握拳是肝出问题的表现,从七窍上说是眼睛,从味道上说是酸,从情志上说是愤怒。从这一段的论述中我们知道精神和物质从本质上说并没有分别。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丁火秉南方热气而生心,心继续滋生出血,火旺生土,所以血进而生脾,心的窍是舌。热对于天来讲就是热气,对于地来讲就是火焰,对于人来讲,从身体是上说是脉,从五脏来说是心,从气色上说是赤,从音律上说是徵音,从声上说是笑,从变动上说,火是向上喜悦之象,而忧正相反,是向下消沉之气,所以变动是忧,从七窍上说是舌,从味道上说是苦,从情志上说是欢喜。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己土秉中央湿气而生脾,脾继续滋生出肉,土旺生金,所以肉进而生肺,脾的窍是口。湿对于天来讲就是湿热之气,对于地来讲就是泥土,对于人来讲,从身体上说是肉,从五脏上说是脾,从气色上说是黄,从音律上说是宫音,从声上说是歌唱,从变动上说,土是中正之气,主运化,而呃逆是气阻不通,上涌冲喉而发声,所以变动是呃逆,从七窍上说是口,从味道上说是甜,从情志上说是思虑。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辛金秉西方燥气而生肺,肺继续滋生出皮肤和毛发,金旺生水,所以皮毛进而生肾,肺的窍是鼻。燥对于天来讲就是干燥之气,对于地来讲就是金属,对于人来讲,从身体上说是皮肤和毛发,从五脏上说是肺,从气色上说是白,从音律上说是商音,从声上说是哭,从变动上说,金是肃杀沉降之气,而咳是气逆上冲,所以变动为咳,从七窍上说是鼻,从味道上说是辛,从情志上说是忧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