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回归》
第12节

作者: 雲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08 09:36:00
  **成熟**
  四象继续分化,卦画从两个变成三个,这时天地人三才齐备,卦至此而成,为什么呢?卦为象,而两仪没有成象的条件,四象虽有象而不定,因为只有天位和地位,没有阴阳和合的人位,所以阴阳无法建立稳定的平衡关系。当卦画升至三,阴阳加上阴阳和合就形成了最基础的形象,而此时卦也就成熟了。卦成于八,所以通常称八卦。成熟之后的八卦,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排列到河图上,就是先天八卦图。

  卦从两仪到四象,从四象到八卦,完成了从生到长,从长到成的过程,所以卦生于两仪,长于四象,成于八卦。
  我们再来看看五行,我们先把四象排列到河图之上。就象下面这样:
  太阳是刚健肃杀之金,太阴是卑湿重浊之土,这是可以确定的,所以由太阳所生的乾、兑为金,由太阴所生的坤和艮为土。少阴之性向上为木,少阳之性向下为金,但因少阴少阳是阴阳转化的中间过程,所以其性不定。
  我们先来看一下少阳。以少阳为太极所生之阴为坎、为水,所以金生水。以少阳为太极所生之阴为巽,而巽的五行属性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巽“
  ”,一阴在下,二阳在上,阴阳相吸,九二被初六拖累,但是其性刚健向上,虽有动摇,但向上的意图是明显的,只是因初六的吸引,向上之力不足,所以五行属木,那可不可以说金生木呢?这是不克反生之象,比如树木花草要长得好,必须经过适当的修剪,但这并不是五行正常流通规律,因为木为生长,金为肃杀。由此可知少阳生巽木、坎水,其中金生水为正常规律。
  少阳下降为水,入太阴中,太阴二阴重压之下少阳上九变为初九,原来的初六向下隐遁,成为震,震为少阴之阴,为木,也就是说水在土的运化之下生成木,所以水生木。

  再来看看少阴。以少阴为太极所生之阴为震“
  ”,一阳在下,二阴在上,一阳在二阴的重压之下顽强向上生长,所以五行属木。以少阴为太极所生之阳为离“
  ”,为火。所以木能生火。
  离是少阴之阳为火,外阳而内阴,阳化气,阴成形,随着阳气的不断外泄,阴气逐渐积累而成形,这是火在生土,量变最终导致质变,阴阳离绝,阳离阴向上而成太阳,这就是土生金,此时天地一片晦暗——土气弥漫,太阳是肃杀之气为金,金寒而生水,大雨滂沱而下,涤荡尘秽。乾刚健不辍,运转不息,行云施雨,坤顺天德,承载运化,万物滋生——时间开始了。
  有人问:“你见过?”
  答:“没有。”
  再问:“那你怎么知道,并且说得煞有介事。”
  答:“虽然没见过最初的情况,但这个景象从微观上讲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从宏观上讲我们每年都会经历一次。”
  离在后天八卦中为午,对应月份为午月,也就是仲夏之时,天气炎热至极,万物繁茂,疯狂生长,炎热为阳气宣泄之象,万物疯长是成形即土旺之象,所以火生土,土随火旺。阴阳离绝在未月,为坤,此时为雨季,大雨倾盆而下,涤荡天地。
  至此五行已建立起他们之间的顺生关系。
  有生就有克,当五行建立起顺生关系的同时也建立起了相互克制的关系,我们再看看他们之间的克制关系,水火相对,水寒凉向下,火温暖向上,谁能克制谁呢?水外柔而内刚,火外刚而内柔,火外强中干,难敌水势,所以水能克火。木金相对,木艰难向上,金顺势而下,木难敌其锋,所以金能克木。木为震,一阳在太阴之下,阻止土气下泄,所以木能克土。土性承载能约束水流动之性,所以土能克水。火性炎热能克制金肃杀之气,所以火能克金。

  五行到这里就长大成人了,因为他们已经建立起了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圆转无碍的流通,如环无端。
  我们总结一下五行之间的关系: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五行生于三才,长于四象与四象转化,共历十数(生数五、成数五),成于天干。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五行与八卦不同,八卦重表象,而五行重实质。所以易经是直接分析出表象和本质,参照表象看本质,参照本质看表象。而不是肤浅的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定会被表象迷惑,以为获得了真理,其实只是在错误的路上走得更远了而已,等到天昏地暗,污水横流,也不知悔改,也不觉得是那个所谓的真理错了,而坚定的认为只是那个真理还不够完善,问题终究会解决的,于是一错再错,再也无法回头。

  进步啊,进步——扪心自问,真的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