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史读袁》
第9节

作者: 王者不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奏章中不难看出,王同学一上手就忙个不停,不仅“兼摄沿海四道”,还“历游楚、浙无非兵事情”,看样子是追着倭寇在打。往后,他又分别对付过后金和流寇,期间也顺便跟蒙古部落有交情,白莲教的事情也算插过手,资历可谓不浅(大明王朝在末期碰上的敌手他全都交过手)。
  若以王同学军事履历的“丰富度”和“时间跨度”来看,就算他当初是一介文弱书生,但在历任了这么多军职以后,即便成不了伟大的军事家,那也不至于废柴到——兵略、胆识、智慧、远略全无的境地(阎会长语)。
  此外,就时段而言,王同学在上任“辽东经略”之时,他的军旅资历也远高于孙阁老和袁县令。
  在经略辽东之前,王同学任过兵备是打倭寇的,当巡抚提防过后金,到了京城入兵部为侍郎是备经略之选,后来又一度总理三部,同时兼任财政部、国防部、总装备部的第一副部长,负责的是辽东军需供给……历经了这些事情之后的王在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常在军旅、久历战阵,兵马钱粮、军械造办一切熟络的老江湖了,临危被选去辽东这种险地也并不算意外。

  可孙阁老和袁县令就差远了,就在王大人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之时(天启二年三月,他们二个人在军职上的时间加到一起不过三个月,这跟当时历任军职已经三朝的王同学一比,那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所以也难怪孙阁老在那场载入史册的掐架中会钻了地缝。
  在搞清楚王同学的军旅背景以后,先前几位大能们所说的,什么王同学在掐架之时,根本不懂军事(金大侠语)或者从来没有打过仗(当年明月语)这些话,就显得太不靠谱了,史学研究可不能想当然,万事都要有依据才行。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王同学完全有资格指着孙、袁师徒二人的鼻子说:“书生未闻军旅!”而这样的评断也是恰如其分的。孙老师奏章里长篇大论、头头是道,而实际操作却一塌糊涂;袁同学放狂言、出风头、小报告样样在行,可是兵略、远见、谋略、智慧等要素就够呛了(这些稍后便可见分晓)。
  其实,书生就书生吧,不会打仗,不懂军事,只能在纸上作作门面功夫,有些书卷气倒也正常。不过,孙阁老、袁县令二位在《明史》中可是充的“光辉形象”,俗称大能;所以,这文、武两样虽说不能双全,但较之王同学也总不能全废吧?若真的全废了,那王同学客串那片绿叶也真的太难混了!
  可有时候还就有那么不幸,孙、袁二位跟王同学一比,攒的墨水也都不够多,尤其是袁县令,差得还很远。
  阎会长研究袁崇焕很花功夫,他曾和俞三乐老先生一起出了一本《袁崇焕资料集录》,其中收集了几乎所有关于袁崇焕的资料,从明清的一直到近现代的都有收录,莫乃群的序中评价说:“广求博采,兼收备载,取材丰富,是为前所未有”。

  从莫大先生的话中可知,其内容确实够得上丰富的,可就是袁崇焕本人的东西少得可怜。只有一些诗几首、奏议几疏、议和信几封等等零散的碎片,没有一本成书的著作。而对于后世史学研究来讲,那些碎片除了有助于研究他本人以外,就基本没有什么价值了。
  先前,笔者曾经以为袁崇焕果真打死了努尔哈赤,因而爱新觉罗一家对他是恨之入骨,以至于文字狱期间就把他的书稿全给毁禁了,所以现在才是一片空白。但是后来才知道,原来乾隆还八方打听老袁有没有后人来着,连儿孙都想抱养,根本看不出是祖上有仇,反而像是再生父母、救命恩人一般。
  再往后由于老袁名头太大,都想沾光,以至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上显示祖籍在“沈阳地方”的汉军正白旗的袁氏包衣中也有人号称是他的后人(可老袁祖籍广东)。这段诡异的“家史”居然还写进了《清史稿》,而且是向南方走的,再怎么也不会到后金的地盘上去。所以,照此来推测,即便有所谓流落关外的,估计也是没有名份的(俗称二奶)。这事情是否属实我们暂且不论,不过依照这样的行情,估计老袁若真有什么书稿也应该不会在禁毁之列,而现在之所以一本都没有,那确实是因为老袁不是那块材料。

  孙老师呢当然就不同了,虽然他老人家“武不能定国(招致惨败),文不能安邦(挖空财政)”,但作为“书生”还尚能著书立说,比袁同学一片空白要强出许多。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人家孙老师是教书先生,书生韵味还是很足的,也好编个书稿。
  比如,自己的奏疏凑一本,守辽的事迹也算一本,自己的随笔、诗稿也合一本,其他的活儿也揽,如高阳县的县志也算一本(孙大人祖籍高阳),而这个套路在当时也几乎是个惯例,但凡感觉自己有些书卷气的所谓“名人”通常都是如此,也没太多新意。孙老师的这个系列分别对应他老人家的《督师奏议》、《督师全书》、《高阳集》、《高阳县志》等相传而有之的著作。另外,孙大人似乎官瘾也不小,对为官之道还颇有兴致,相传还有《古今中官志》这样的著作。

  而孙老师最为有名的书稿要算《车营百八扣答说合集》了,这是一本记录车营战法、阵法以及练兵方略的书籍,所以对后世具有些研究价值,只不过对于当时,貌似少了些实用价值。因为,孙老师在辽东混迹那么些年,战绩实在乏善可陈,就连以“光辉形象”载入史册(明史)的部分,也只有败仗的记载,而没有胜仗的记录,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想吹嘘一把都难。

  ---------------------------
  【《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四十七》“富明阿,字治安,袁佳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袁崇焕裔孙。崇焕死,有家属流寓汝宁,有子文弼,从军有功,编入宁古塔汉军。五传至富明阿,以马甲从征喀什噶尔,授骁骑校,升参领。”】
  【《崇祯长编》卷三十七“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日期:2012-04-18 21:03:49
  连载13:王在晋笔下有三朝
  若将孙、袁二位大能攒的这些墨水跟那位因被视作“废柴”而声名狼藉的王同学一比,那就确实显得太寒碜了。相传王同学出生于河南浚县,据浚县的资料介绍,他跟孔子那位高足子贡是同乡,其一生著作甚丰,有《越镌》、《历代山陵考》、《海防纂要》、《总部疏稿》、《经略抚齐中枢疏》、《龙沙学录》6卷、《通漕类编》9卷、《岱史》、《辽记附述》、《辽评纪要》、《评辽续记》、《兰江集》、《宝善堂集》、《西坡漫稿》、《西湖小草》等,涉猎极为广泛。

  其中,《越镌》、《海防纂要》、《通漕类编》三本被后世广泛用于研究明代航海、贸易、海关、海防、军械、战阵、经济、地理、航运、船舶、漕运、河渠等方面。这三本书之所以研究价值高,都是因为王同学善于将自己官任上接触到的案例、资料、体制等系统的编纂成书。
  《越镌》中详细记载的大量通商案例很是宝贵。
  《海防纂要》里除海防理论外,还有戚继光战车中轻车的详细资料,福船、广船的制造方法及其优劣详解),以及在当时来说还比较新潮的观念——世界。
  《通漕类编》则是有关明代漕运、河渠、海运、海道等方面的详细记载。
  而王同学最为出彩的著作当属《三朝辽事实录》,此书对后世研究明清鼎革期间的辽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关于那段历史的文献可谓繁多,王在晋的《三朝辽事实录》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其主要是因为成书的体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