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汉朝都是土匪流氓》
第49节

作者: V罗杰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27 10:22:43

  (66)
  君子合同
  楚汉双方和谈成功,吕雉离开楚营的那一天,楚汉官兵皆欢呼雀跃,其兴奋之情并非是欢送或喜迎,而是和平了。
  普天之下,凡是争斗,其实没有赢家,无非是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你再捅我一刀,我再捅一刀;然后各自数数身上的伤口。
  楚汉争斗太久,双方将士无不渴望弭兵休战,回家过几天安稳日子。
  对于普通人来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家,一份亲情,一盘可口的饭菜。这种生活看似很简单,但是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却不易得。
  楚汉和解,无疑是双方将士的福音。他们打好了背包,哼着小曲儿,准备回家搂着老婆孩子吃火锅。
  项羽也是这么想的,他认为刘邦也会遵守合约,东归汉中。可是,他没想到,就在刘邦即将动身之前,张良和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别回汉中,让仗再打一会儿。
  张良和陈平这么说的理由很充分,如今汉军已占据了天下大半个江山,各路诸侯也已经归附;楚军则恰恰相反,他们粮草殆尽,士气衰落,可谓是穷途末路。此时不灭他们,更待何时,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将会是后患无穷。
  刘邦一开始心里还挺拧巴,心说咱们可是签了合同的啊。
  张良和陈平差点儿没把真话说出来:合同乃一纸协定而已,锁君子不锁流氓,您是什么身份您不清楚?
  当然,真话都赤裸,不能随意见人。如培根所言,掺和着谎言的谈话总是令人愉快的。尤其对自己的上司,作为下属务必要讲些披着华丽外衣的话。
  张良就很会讲,他对刘邦说:一旦您得了天下,谁还在乎曾经的合同呢?谁又敢跳出来指责您毁约呢?别犹豫了,当务之急,当约定彭越、韩信和英布,一同围剿楚军。
  听了张良的这番言说,刘邦一个劲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欣然地接受这一建议,下令全军越过鸿沟,突袭楚军。
  项羽此时也离开了荥阳,他骑着乌骓马,带着虞姬姑娘,走在回彭城的老路上,忽闻汉军来袭,既惊讶又气愤。这刘邦也太无赖了,单方面撕毁合同,连个招呼都不打,这是要置我于死地啊!
  如果没有放弃荥阳,他是绝不怕刘邦来进攻的。可是,现在没有了荥阳这个险阻,粮草也跟不上,这仗就太难打了。
  他只得下令部队在固陵驻扎,迎击汉军。
  刘邦率领大军赶到固陵,却发现彭越部队和韩信部队都没到。他眼前,只有几万讨债鬼似的楚军,个个眼冒怒火,看那架势,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剥了。
  彭越和韩信为何没来呢?这个问题刘邦还没想明白,楚军的先锋部队已和汉军交上了火。
  这时的楚军将士,心头有气,他们要杀光这些说话不算数的汉军。尤其是骑兵部队,战斗力一直很强悍,两三下,就把汉军前锋给吞了。
  若把汉军比作一支粗壮巨大的利箭,顷刻间这支利箭的箭头就被斩掉了。

  除了退兵,刘邦别无他计。
  退也不容易,楚军的攻势极猛,完全不给汉军一丝的喘息机会。
  好在周勃所率领的军团拼死抵抗,刘邦才率余部逃进了附近的阳夏城。
  当时的情形很混乱,一些士兵还没进城,城门就已匆匆关闭了,城里的士兵生怕慢一步楚军就会冲进来。没进城的士兵则徒劳地砸城门,砸了半晌没砸开,楚军已旋风一般拥到城下,他们只得殊死相搏,结果没有一个能逃生。
  杀光城外汉军后,项羽下令攻打阳夏城。
  (待续)
日期:2012-04-27 10:35:19

  (67)
  阳夏城不是平原,楚军最强悍的骑兵全无用武之地。刘邦下令全军死守不出,楚军只得靠步兵苦苦攻打,打了数日,城墙还是那堵城墙,城门还是那扇城门,刘邦还是那个刘邦,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躲,当乌龟当王八都无所谓,只要能够保全自己。
  楚汉和谈时,项羽尚能审时度势,此时已完全失去了理智,极度的愤怒已经烧光了他最后残存的智商,让他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他一个劲儿嘶吼着,进攻!进攻!进攻!全然不管粮食已严重短缺,士兵已很久没有见过饭了。
  城内的刘邦,倒不愤怒,但同样心急如焚——倘若彭越、韩信的援军永远不到,阳夏城终究是保不住的。城外有几万饿急了的楚军,他们知道城里有粮食,这一点是最恐怖的。

  夜已深,城外的楚军偃旗息鼓,他们零零落落、横七竖八、有气无力地躺在营寨里,发出饥饿的呻吟声。他们的士气显然已经不行了。但这并不耽误他们明早继续攻城,项王的意图很清楚,不攻进阳夏城,生擒刘邦,绝不退兵。
  在这个黑暗的时刻,刘邦也在盘算着自己的明天。他想不明白,彭越、韩信等人为何不来援助?早就约定好了一起围剿项羽,难道他们都得了健忘症?
  今晚的睡眠,注定像天上的嫦娥一样不可追求。
  刘邦辗转反侧,越睡越清醒,越睡脑子越乱,索性起身,唤张良、陈平来见。
  片刻,张良、陈平来了,给出答案:您没和他们签合同。
  刘邦是明白人,听这一句就彻底明白了。在这个时候,他应该和韩信、彭越等人签署一份共分天下的合同。

  现实就是如此,为你卖命围攻楚军,成功后若尝不到甜头,谁愿意傻干?天下原本就一块蛋糕。过去,这块蛋糕被秦始皇独吞了,而后各地起义,秦王朝被推翻,这块大蛋糕就不再属于某一个人了,得好好分分。
  刘邦内心当然是不想与人共分的,但转念又一想,不就是签个合同吗?合同是个什么东西,他心里已经很有数了。
  与张良、陈平议定后,刘邦和彭越、韩信、英布等人签署了三份合同:封彭越为梁王,地盘是梁国的所有疆土;封英布为淮南王,地盘是九江以及楚地的一部分;韩信则仍为齐王,把韩国的地盘也给了他——这是作为甲方的刘邦所给予的肥肉。
  吃到这块肥肉,作为乙方的彭越、韩信和英布,要干的是火速增援固陵前线。
  他们将分为三路大军,彭越军团,切断楚军东撤的退路;英布军团,切断楚军南撤的退路,韩信军团则从临淄南下,与彭越军团形成犄角之势。
  如此这般,项羽便已成了瓮中之鳖,被几路大军合围。倘若他不在阳夏穷追猛打,而是及时回归彭城,恐怕也不至于走到如此绝境。
  说来说去,这终究与他的性情有关,他生性高傲,从来就瞧不起刘邦,在他看来,只要面对面交锋,刘邦肯定是一败涂地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收复彭城之战,荥阳之战,他屡次都把刘邦打得落荒而逃。
  然而,他的一切胜利都是浮云,一贯低调的刘邦,总是迂回婉转,东蹿西跑,就这样,一点点蚕食和消耗了他的实力。
  低调是低调者的暂住证,高傲是高傲者的曾用命。最终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可悲的是,在刘邦的几路大军已经完成了合围的时候,项羽还在拼命地攻打阳夏城,当他得知各地的军情后,他的一腔愤怒变成了前所未有恐慌,他慌忙下令全军撤退,退回楚地,退守彭城。
  可是,通往楚地的路,已经被彭越大军切断了,项羽决定另辟蹊径突围。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