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汉朝都是土匪流氓》
第44节

作者: V罗杰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22 21:09:07

  (续57)
  毒舌计
  不客气地说,《项羽外黄剿匪记》确实是一个极其失败的战例。其失败之处,并不在于项羽剿匪不成,让游击王彭越逃脱;而是在于他盛怒之下,坑杀百姓,再度丧失了民心。
  历史上,有太多勇猛的将领,只知道粮食和士兵是战争胜利的保障,却不知道最大的保障是民心,唯有以人为本,方可成就丰功伟业。
  在以人为本方面,刘邦知人、识人,更会用人。他手下的韩信、陈平、英布等能人、天才以及猛人,都曾经效力于项羽的麾下。然而,项羽一个人才也没有留住。显而易见,从这一点来说,他早就已经输给了刘邦,而起输得很彻底。
  正因刘邦会用人,因而关键时刻,总有人给他奉上极佳的建议。
  就在项羽率大军去往外黄剿匪之际,郦食其向刘邦建议说:此时应该反攻成皋,夺回荥阳;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趁此机会夺取敖仓的粮道。这样一来,项羽就会相当的被动了。

  刘邦挺赞赏郦食其的意见,果断决定,下令全军反攻成皋。
  十月的成皋,满目萧瑟。城上,兵士林立,戒备森严;城下,黑压压的数万汉军潮水般铺天盖地涌来。
  曹咎眼观城下景况,并不胆寒,他遵照项羽的嘱托,已然做好了一切防御的措施。
  刘邦则亲自上阵指挥,将士个个劲头十足,凶猛冲锋。可是,任凭汉军怎么凶悍地攻击,成皋城犹如顽石一般生生岿然不动。连攻几日,楚军毛都没损失一根,城墙也没有缺一块角。相反,汉军将士却伤亡了不少。要是这么打下去,还不如不打呢。
  刘邦心急如焚,召张良、陈平来商议对策。他恳请二位高人脑筋急转弯,火速给出对策。
  张良和陈平当时也没有主意,只待观察,经过数日的观察后,张良、陈平发现,成皋城完全无懈可击,唯一的破绽在于人。
  从曹咎的举手投足中,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曹咎乃鲁莽、易怒之辈。拿今天流行的“性格色彩学“来分析,曹咎属于红色性格过当的人,易冲动、缺定性,抗压能力差。
  张、陈二人不愧为高级谋士,不仅懂战略,而且善于布局,更厉害的是他们识人、懂人。
  世上有太多的人满腹才学,学贯古今,只可惜这些人并不懂人。不懂人便不会成为某一领域的大师,就算是大师,也只能是智障大师。
  尤其在战争领域,两军交战,双方僵持不下时,就看谁先找到对方的破绽,找到破绽,便可对症下药,下烂药。这个破绽便要从对手的性格、情绪、举手投足中找出来。
  张良和陈平就找到了曹咎的破绽,他们跟刘邦说,咱们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这天夜里,汉军营内人来人往,穿梭不停,显得十分忙碌。

  翌日清晨,成皋城外,一片肃静。秋风过处,只有几片枯叶旋转
  落地。
  曹咎登上城头,举目一望,不由得吃了一惊。因为往日这时候,城下的空地早已被汉军将士填满,密匝匝甚是胀眼;今日城下却是空空荡荡,只有五个汉军骑兵吊儿郎当地坐于战马之上,在汜河对岸,似看非看地眼望城头。
  这画面的反差也太大了,曹咎很不适应。
  见曹咎出现于城头,其中一个汉军骑兵,抬手一指城头,朗声道:“开骂!”
  另外四个,立刻响应,一时间,淫词秽语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从口中涌出,每个词每句话都如毒箭一般射向曹咎。什么缩头乌龟、什么小娘养的、王八造的,从曹咎的祖宗十八代一直骂到其后十八代,直骂得天昏地暗,风云变色。由于语言过于粗鄙肮脏,此处不得不删去7万5千2百字。
  曹咎身中无数支毒舌箭,急火攻心,当即就要冲出城与汉军厮杀。

  副将司马欣和董翳赶忙劝解,使不得使不得,项王有言,无论汉军如何攻击,咱们都不能出战。汜河是成皋的天然屏障,那几个挨千刀的,就是想激怒你,勾引你出战,我军一旦出战,渡河渡到一半,汉军就会反击。
  司马欣和董翳的分析很在理。让人想起侯宝林的相声《醉酒》:一个醉鬼说:“你顺着我这电筒的光柱爬上去。”另一个说:“别来这套,我懂,我要爬上去,爬到一半,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
  孙子兵法行军篇中也云:“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意思是说:当敌军渡水而进攻我军时,我军切莫在水中去迎战,而要等待敌军渡过一半时,再开展攻击,这时最有利于消灭敌人。
  曹咎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负气出战的危险。因此,他强忍怒火,紧闭城门,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任凭汉军叫骂。
  汉军士兵从清晨一直骂到黄昏,方才收兵。
  曹咎胸口仿佛压了块沉重石板,汉军的辱骂像豆子,磨成了粉,磨成了浆,粉也吹不散,浆也流不动,打着转儿又混成凝重的一坨,水泥似的粘在胃里。
  当晚,曹咎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双眼炯炯有神瞪着城外,心里发誓一旦抓住机会,定要把汉军全部斩尽杀绝。
  再看汉军营中,一帮将士喝酒吃肉,笑语欢歌,其乐融融。
  (待续)

日期:2012-04-22 21:12:47

  (续58)
  昨夜,张良、陈平在全军中票选“口才男”。从今日曹咎的脸色来看,本次选秀活动是相当成功的。那五个“叫骂王”不负所望。不过,叫骂还得加强,得把曹咎骂到出战才行。
  翌日,张良、陈平继续施展“毒舌计”。
  五个“叫骂王”领头,后面还跟着两拨队伍,一组重复五人的骂句,一组负责哄笑、喝彩、叫好。

  曹咎都快崩溃了,他没想到汉军会这么毒,昨日只有五张臭嘴,今日升级,既有逗哏,还有捧哏,且配合默契,如演双簧。
  他恨不得立马就跳下城楼来,单枪匹马与汉军拼个你死我活。司马欣和董翳死死将他拉住,他还上蹿下跳,战靴都差点蹬掉一只。二人只得将他连拖带拽弄下城去。
  汉军却不歇气,一拨人骂累了,又换了一拨,如此轮番上阵,又痛骂了一天。
  若是换个人,或许已被骂麻木了,可曹咎特别清醒,汉军的每一个骂句都牢牢戳进了他的心窝中,拔都不拔不出来,且在心中生根发芽,又仿佛毒蛇一般爬满五脏六腑,不停噬咬他的心肺。

  无比漫长的一天终于捱聊聊过去,曹咎已经气瘫了,又是一夜废寝忘食。
  见曹咎还不出战,张良和陈平决定,将辱骂升级为诅咒。
  第三日,汉军打着白幡就出来了。
  白幡是家里死了亲人,出殡时招魂用的。而汉军特制的白幡有正反两面,正面写着曹咎的名字,反面画了一头相貌极古怪的畜生,酷似凤姐与芙蓉之杂交。

  汉军挥舞白幡,先是大肆辱骂,然后把白幡扔在地上,接着用剑刺、拿脚踩,一边蹂躏一边诅咒。
  成皋城下,群魔乱舞。曹咎的忍耐力和神经彻底崩溃了,幡上那头怪物是我啊?我长得如此不堪?
  是可忍孰不可忍!曹咎亲自带兵就杀出了城,等司马欣和董翳反应过来,想要劝阻时,已是鞭长莫及。
  眼见曹咎疯魔一般地杀来,汉军的骂将们转身就跑,曹咎毅然渡河追击。此时,他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全忘了坚守的任务,他只想擒住那些叫骂者,狠狠砍杀,出口恶气。
  果然,曹咎渡河渡到一半,汉军反击。曹咎大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此情此景,犹如歌词: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愤怒楚军,在水一方。醒悟过来的曹咎,怒气顿时如水般消退,他忽然变得像琼瑶一样哀怨。这哀怨来自于手下兵士大批量地快速死亡,其状之惨,令他不忍目睹。
  旋即,成皋城破,司马欣和曹咎拔剑自刎。这哥俩很清楚,成皋落于汉军之手,即便刘邦不杀他们,项羽也不会轻饶,把他们碎尸万段,继而开锅煮了也未可知,如实自刎,好歹能留个全尸。
  曹咎与司马欣安躺于汜水河畔。秋日温和的阳光拂过二人尸体,仿佛是怜悯的抚慰。
  罗贯中笃定读过这段历史。因而,他在《三国演义》描述了一段类似于“成皋之战“的故事。说的是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去口红、胭脂、眉笔等化妆工具以及情趣内衣。当时,司马懿只是淡然一乐,如数笑纳,随即化妆打扮,性感十足地走出营寨,展现给诸葛亮看。诸葛亮当场就吐了,吐后无计可施,只得退兵哀叹:这司马懿,脸皮不是一般的厚。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