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汉朝都是土匪流氓》
第42节

作者: V罗杰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19 20:30:58

  (续54)
  和谈和谈,不是说一句和解就和解了。其细则甚多,边境问题,驻军问题,谁先撤退的问题,总之,诸多问题都得一步一步交涉。
  谈判开始了。今天,汉军派人去;明日,楚国派人来。可陈平派的人,没去见项羽,而是直奔范增去了。

  范增很纳闷,说你们该去见项王呀,怎么上我这儿来了?
  翌日,项羽派人使者到汉军。陈平隆重迎接,他笑容可掬,嘘寒问暖,说战争期间,安排简陋,还请亚父的使者多多包涵。
  使者当场就愣了,说我不是亚父的使者,我是项王的使者。
  陈平的脸立刻就像失控的卷帘门一样,刷地一下拉了下来,说,原来你不是亚父的使者,那还谈什么谈,这不是瞎耽误工夫吗!
  说罢,怒气冲冲拂袖而去。
  使者站在原地,僵了半晌,随后骂骂咧咧离去。

  回楚国路上,使者越想越生气,自己身为项羽的使者,到哪儿都受到热情款待,跟VIP贵宾似的;如今可好,范增派出的使者受到的待遇都比自己强。陈平胆敢如此羞辱自己,只能说明一点,这陈平和范增的关系定然非同一般,他们笃定是私通了。
  于是,见到项羽以后,使者煽风点火,把原本不算严重的事情,说得无比严重。项羽本来就多疑,一听这个情况,便毫不犹豫地把范增拖入了“疑似”黑名单。
  范增当然不知内情,他还一个劲儿怂恿项羽攻打荥阳。项羽越想越不对味儿,莫非这陈平和范增挖了个陷阱,推着我往里跳?
  项羽喜怒形于色,他把这种极度不信任,表现在脸上,范增当然能感觉到。他既伤心又失望,于是提出告老还乡。
  此时,项羽还没有醒悟,若是范增真是私通陈平,怎会就此离去呢。他只是觉得范增疑似不忠,留着也是多余,因而就算他有挽留之意,就算他舍不得,为了大局,他也能只让范增走了。
  范增一路远行,一路叹气,一路落泪。对项楚,他可谓是鞠躬尽瘁,可到头来,自己竟然不知道究竟图个什么。楚国的一草一木,让他心伤,项羽的一言一行,让他心寒。回头看去,凹凸的城郭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渺茫,仿佛梦中的景象一般渐渐虚化至无形。

  随从端来饭食,他一口未动,凉了半日,扔掉,再端再放再扔。夜间,马车行至坑洼处,剧烈颠簸,他一骨碌坐起来,仿佛听见楚国山河崩塌的隆隆巨响,就再也睡不着了。
  连日伤心上火,范增背上长了一个毒疮。到了彭城,毒疮恶化,没几日,他便死在了路上。
  疑似不忠的英布反了,疑似不忠的范增死了。
  陈平立了一大功,本该受到奖赏,可有人却向刘邦告状说,陈平这个人很坏,罪状有两条,一条是生活作风的问题,另一条是贪污的问题。
  生活作风问题是,陈平曾和自己嫂子通奸;贪污问题是,他来到汉军,就收取下级的红包。更为严重的是,此人反复无常,最早效力魏王,却反叛魏王归顺项羽,后又反叛项羽,归顺汉王。

  此等无德无常之辈,岂能重用?
  这些罪状犹如一枚手榴弹,在刘邦心里轰然炸开,他当即找来推荐陈平的魏无知质问。
  魏无知说:“我当初推荐陈平,介绍的是他的才能,您问的是道德。有才之人不一定有德,有德之人不一定有才。”
  刘邦心说懂了,你的绕口令是说,陈平断然不是个德才兼备的人。
  那陈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说他坏,他又那么有才,一肚子计策;说他不坏,他“盗嫂受金”。只能说,此人疑似流氓。
  可喜的是,刘邦的猜疑与项羽的猜疑不同。项羽猜疑,藏在心里,暗自盘算;刘邦猜疑,则亲自对质,把事情先搞清楚,才下结论。
  不过,这只是未得天下时的刘邦,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即便有疑,也不会深疑。然而,当他君临天下以后,他的猜疑心并不亚于任何一个君主,这就是帝王。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单说刘邦疑虑,叫陈平来对质。
  陈平不慌不忙地解释,先说“盗嫂”,我自小没了爹娘,在家乡之时,嫂子疼我,我也爱嫂子,就算有些暧昧,也是情不自禁。
  所谓暧昧,将二字拆开来看,其意便是爱日,但是又未日,动心了,却没动身,只是一种绮情遐思,一如偷而偷不着也。
  陈平的意思就是,只动了心。难道动心也是一种罪过吗?
  这事儿刘邦其实不在意。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女人方面,刘邦比陈平奔放多了,大家都是流氓,流氓何苦为难流氓。
  那么,接下来就是贪污的问题。
  “收红包的事呢?”刘邦接着问:“你可做过?”

  陈平又解释说,我当时裸奔到汉军,一丝不挂、一文不名,若再不收点礼,连件换洗的衣裳都没有,吃饭也成问题。
  至于投了魏王,再投项王,也并非是我反复无常,而是魏王和项王鲁莽专断,根本不采纳我的计谋;后来,我听说汉王您求贤若渴,待人宽厚,这才来投奔您。您如果觉得我的计谋不可用,我可以走,我收的那些礼都在,如数奉还就是。
  刘邦总算明白了,陈平一到汉军就受到重用,难免遭人羡慕嫉妒恨,所以才告状。
  于是,刘邦向陈平道歉说,我错了,我慢待你了,你千万别介意。
  陈平非常感动。一直以来,他都深知刘邦对自己的信任,离间楚国将领时,他提出用黄金收买,刘邦不查账不对账,要花多少,到财务那儿去领就是了。
  要花多少,到财务那儿去领就是了。此话看似简单,含义却丰富,首先是信任,让下属放开手脚做事,其次更美好,只有把事儿办成了,剩下的钱你自己揣兜里,算奖励。
  哪个员工不喜欢听到老板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呢?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