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汉朝都是土匪流氓》
第33节

作者: V罗杰V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系列战乱,韩信早有预见。秦朝建立,中国的政治实行的是极权统治。项羽追求的是极权,实行的是分封,而分封制时代早已过去,何况地盘这么大,诸侯这么多。最终,只能剩下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王者。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反规律而行,有悖天道,败亡是迟早的事。
  可这一切,项羽是没有预见性的。他的反应是惊和怒,做出的决断是压服,而不是安服。
  靠武力,一切都靠武力,这是项羽称霸天下的核心思想,匪性十足。而动用武力需要足够的智力支撑的,没有智力单凭武力,相当于没有子丨弹丨的枪,只是一根烧火棍,看着瘆人,杀伤力有限。
  项羽却不管不顾,提着烧火棍就杀了出去。杀之前,他只有一个担心,就是那些诸侯以义帝为名义来抵抗他。于是,他以共商国事为名,派人把义帝从彬县接回彭城。就在途中,身怀项羽密令的英布等人,将义帝杀死,扔进江里。
  干掉义帝,项羽开始平叛。他没有攻击占领三秦的刘邦,而是全力扑向田荣。
  (待续)
日期:2012-04-11 15:14:34

  (续41)
  裸男降临
  还定三秦。刘邦打了一个大胜仗,颇有些扬眉吐气的快慰和自豪。过去吃的那些败仗,东跑西颠的仓皇遭遇,以及在汉中渡过的阴霾日子,都在这一场胜仗中渐渐远去。希望它们从此灰飞烟灭,不再复来。

  算算日子,他离开家乡已有多年。他的鬓发上已经平添了几丝白发,拿手扯掉,却越扯越多。一个岁至半百之人,难免不想念他的妻子和儿女。
  吕雉还是那么操劳吗?长子刘肥已经16岁了,他瘦了还是肥了?7岁的女儿是否愈发伶俐可爱了?小儿刘盈的样子,已然有些模糊了,算起来,他今年该是5岁,已经能出门打酱油,会说很多话了。然而,这些年,他甚至没有机会多看他一眼,更谈不上给予他父爱。
  不是他不想给,而是没法给。他要保全自己,便要东奔西逃,他要挺进中原,便要忍气吞声。在汉中的每一天,他面临的都是内忧外患,哪里还能顾得上家和家人。
  于是,他占领了三秦后,便迅速收复了丰邑。
  这一次,刘邦把丰邑交给了任敖镇守。任敖就是当年在狱中救过吕雉的狱吏。此人当年的壮举说明,他不会抄后路,只会痛打抄后路的人。
  除任敖外,刘邦还给吕雉留下了一个人,审食其。此人早年与周勃一样,也在别人的丧事上吹拉弹唱,混几个钱花。在当地人缘还不错。刘邦便让他以家仆的身份,帮助吕雉照料家务和孩子。
  就在此时,两位智谋之士前后脚奔他而来。
  前一位很熟悉,张良。

  张良告诉刘邦,自己已写了一封信,快递给了项羽,说汉王您只是按照先前义帝楚怀王之约,收复关中,重当关中王,并无意进取中原。“如约即止”,得了关中就不打了。
  项羽还真就信了张良的鬼话,心急火燎地率军往齐国讨伐田荣去了。没把刘邦当回事,以他孤傲的心态看来,刘邦就是一只臭咸鱼,咸鱼翻了身还是咸鱼,不可能变成鲨鱼。
  孤傲实际上是一种变态,拿镜子照照,就看得很清晰——独自矗立,白痴似的昂着一颗倔强头颅,瞪着一双白内障眼睛,雾里看花摆POSS,左瞧右瞧感觉天底下就自己最帅最强,古往今来,就数自己层次高功夫深。
  这姿态还是很有气势的,至少让正常人都瞧着害怕。于是敬而远之,先前亲近的,也渐渐离心离德。
  从审美学的角度来说,项羽的确比较酷,外在有身段,内在有霸气,可从战争和政治斗争的角度而言,这种所谓的酷,一无是处,纸老虎再威风再漂亮,也不过是一幅剪纸艺术品罢了。
  多年以后,人们感怀这幅艺术品的毁灭,也仅仅是对艺术美的一种感性缅怀。而战争、独揽天下权威不需要感性,它要的是近乎冷酷的、绝情的,彻底地理性。
  刘邦亦有感性一面,却并不泛滥,在需要理性做出选择之时,他从来就不含糊。他显得很无情,很自私,很无所谓,因而后世的人冠以他流氓的名号。
  最终,这流氓统一了天下。坐上皇帝宝座的,却不是颇具审美效果的项羽,人们又感叹历史作弄人。在这一声幽怨地感叹中,人们似乎忘了项羽干过多少土匪干的事,坑杀过多少无辜性命。
  说到底,诸侯并起、乱象丛生、弱肉强食的诡谲年代,流氓和土匪,比的不是谁更厉害,比的是谁更理性,谁更有胸襟,更会做人。
  刘邦海纳百川,项羽唯我独尊。刘邦需要谋士指点,项羽也需要谋士指点,不同之处在于,项羽能接受指点,却无法容忍手下谋士指指点点。
  到底哪一种意见是指点,哪一种是指指点点,这由项羽的心胸说了算。
  韩信领教过项羽的霸道和武断,因此跳槽。
  韩信之后,曾经与刘邦有一面之缘的陈平,也步了韩信的后尘。
  陈平的才气自不必说。有意思的是,关于他的一段颇为戏剧化的记录。给人的感觉,陈平被描述成了一个吃软饭的娘娘腔男人。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