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汉朝都是土匪流氓》
第7节

作者: V罗杰V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事让吕雉对刘邦的认识更深了一层,他果然与一般居家过日子的宅男不同,起码他爱折腾。
  世上好多事都是折腾出来的,鱼不折腾掀不起浪,虎不折腾当不了王,人不折腾就不会强。
  此时,秦始皇也在折腾,尽管他已经很强,但还要更强。他尤其酷爱“统一”,统一度量衡,统一行车路,统一文字,统一言论,一切能统一都统一,除了方便面。
  刘邦44岁这年,秦始皇在咸阳,以散布诽谤朝政言论的罪名,下令坑杀了460名儒生。

  与此同时,帝国两大重点工程启动:一造阿房宫,二建骊山陵。
  领导放个屁,下面跑断气。两大工程需要征发70万人,各地官吏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基层干部的刘邦,手头的事情也愈发多起来。此时,他并不知天下将变。他按时上班,偶尔溜号,同友人喝酒嬉戏,与吕雉相敬如宾。充其量能拍一部韩国风味的轻喜剧《流氓小吏的幸福生活》,供家庭主妇打发时间。
  然而,有的人终身平淡无奇;有的人,极少数的人,却能生发出戏剧的光辉,这也是一种天赋。有天赋的人只需要一个机会,他们平庸的现实便会被打破。
  机会这东西犹如飓风,来时巨猛,去时超快,转瞬即逝。它与巧合又是一对双胞胎,总是结伴出行。公元前210年便有一个巧合,这一年,吕雉又给刘邦生了儿子,取名刘盈。也正是在这一年,秦始皇暴毙于沙丘。
  (待续)

日期:2012-03-15 20:51:38

  (续11)
  NO4 心理测试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句经典名言:权力必须受到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简言之: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现代德国心理学家日·弗洛姆补充:绝对权力不单导致绝对腐败,还导权力拥有者的暴虐和疯狂。
  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席卷天下,达到权力巅峰,是为秦始皇。
  皇权在握,便容不得半点不和谐之音,更容不得百家争鸣。于是,焚书事件发生。焚书之后,嬴政又以封郎官为诱饵,把全国700名学子骗至咸阳,全部坑杀。
  两起暴虐且疯狂的事件,让天下人领教了嬴政的专横与自大。

  自大之人,通常孤独,孤独之人,通常恐惧。好比一个人骤然暴富,便终日惶恐,担心遭到算计、抢劫和谋害,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成功恐惧”症。
  嬴政也并非自找不快。事实上,六国虽被征服,却非口服心服,天下欲谋杀嬴政的人,层出不穷。单史书记载,便有多起——荆轲行刺、博浪沙突袭、兰池遇险等等。
  刺客每一次行刺,都在测试嬴政的心理承受力。
  除此之外,民间还流传多个八卦民谣,如始皇二十六年版的“阿房、阿亡始皇”。

  始皇三十六年的时候,就出现了另一条诅咒式的信息——秦国东郡有一块陨石由天而降,石头竟然刻有七个大字:“始皇死而地分”。
  很明显,一条是反动口号,一条是反动标语。
  所谓反动口号,是民众间形成的顺口溜,比较简洁方便。而反动标语,就得费些事了。这陨石怎么可能刻好字再打天下掉下来,显然是别信用心的人在搞鬼。那么,是谁干的呢?一种可能是平民百姓干的,那时候赋税繁多,刑罚严酷,人民群众难堪重负,因此怨恨,刻反动标语咒骂国家领导人确在情理之中——这是司马迁的看法。
  另一种可能,是被吞并的六国贵族或者他们的后裔干的。他们在战争中饱受打击,对秦始皇已痛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他们无力反抗,更谈不上复辟。只能泄泄私愤,刻个反动标语什么的,这事儿他们一准儿干得出来。
  不管究竟是谁干的,都要查,都要予以打击。这行为不是扰乱社会治安,其背后的险恶用心是咒死国家领导人,推翻国家政权。问题极其严重,属于刑侦一号案。

  秦始皇派御史去调查。可调查来调查去,没有结果。谁会站出来承认啊?谁敢站出来承认啊?御史头疼,他既不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查不出来又无法向秦始皇交代。想来想去,御史想出一个对策。
  这个对策很简单,归结起来四个字“杀人烧石”。陨石所在地的群众倒霉了,全部被杀掉。从技术上说,在当时,杀人可比烧石头容易多了。
  对于御史的处理,秦始皇既不褒也不贬。没办法啊,作案人查不到,只好滥杀。但秦始皇高兴吗?他不高兴,他很郁闷。他一直在找方士求不老之术,方士也满足他,可民间不买账。打这儿起,秦始皇心里充满惶恐。
  就在同年秋天,又传出一条极为恐怖的预言“今年龙祖死”,意思是:今年秦始皇死。
  这让嬴政的心理更为恐惧,也异常脆弱。但他工作不停,每日要批阅120斤重的竹简奏章。甭说费脑,光动手就够累的。
  为了抵抗北方游牧民族,他先派大将蒙恬前去剿灭,又下令修筑长城,同时建造两座豪宅——生前和死后的,生前是阿房宫,死后是骊山陵。
  他过分操劳,导致身体每况愈下。他搞的三大工程,须征调大量民夫,其中大都是青壮劳动力,大量劳动力的抽调,势必破坏生产力,生产力遭到破坏,国家经济也如他的身体一般,一天比一天糟糕,这是一根恶性循环的链条。
  终于,在公元前210年七月的某一天,嬴政暴毙于沙丘。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