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应该被误解:风云岳飞》
第9节

作者: 游摆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一年,赵匡胤御驾亲征,从四面合围晋阳。战斗进行得相当惨烈,零骨断肢碎头残臂,作雪花状散落一地;晋阳城下血漫汾河流血漂橹,马嘶如哭,撕心裂肺。
  晋阳城屹然坚挺。
  以欺负孤儿寡母发家而名闻天下的赵匡胤嘴角一抽搐,掘开晋河、汾水,水淹晋阳。

  晋阳一带位于汾河谷地,三山夹两河,是水攻演习极好的演兵场,历代征伐者往往采取水淹的方法夺取太原,而且屡试不爽。
  在大水的漫灌下,晋阳南城的一段城墙崩落,大水决入城中,围城宋军趁机驾船猛攻,甚至放火烧毁了南城;但是英勇的北汉军民用柴草堵塞了缺口连夜修补好损毁的城墙,晋阳城依然屹立不倒。
  赵匡胤最终因为军队里疟疾横行,无奈南撤;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带着未能一统的遗憾与一个“烛影斧声”的千古疑案去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这一仗,够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了。
  日期:2011-06-23 17:20:51

  第一章、东京保卫战
  第四节、太原悲歌—火烧晋阳(2)
  十年后,比赵匡胤更加阴险毒辣的赵光义来了。
  这对赵光义来说是一个无上的荣耀,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赫赫武功,这对晋阳人民来说是一个抹不去的灾难,这对晋阳来说是永久的历史伤痛。
  晋阳军民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敢于向自己的亲哥哥动斧子的赵光义,这绝对是一个亡命徒。

  经过宋军一个多月的围困与猛攻,晋阳城的情况越来越糟,粮食水源、弓矢箭弩都已明显不足;宋军又开始了条件诱人的劝降,面对残忍自私的皇帝刘继元,部分守将开始反叛,晋阳危在旦夕。
  北汉守将的反叛不能单单归结于贪生怕死贪图荣华富贵,他们的反叛很大原因是因为皇帝刘继元的残暴自私,大家被他搞得很不爽,渐生反叛之心,决定将自己的黑头卖给识货的人。
  五月初三,赵光义对大家说:“兄弟们,明天用点力,我将在晋阳城里请你们喝酒吃饭。”言外之意,你们给我卖力点,明天太阳落山之前一定要拿下晋阳城。
  五月初四。最后一战。
  宋军的小宇宙强烈爆发,达到极致,猛烈攻城。
  北汉军民的斗志则升至更高一种境界,誓死抗战!

  双方在晋阳城头奋力砍杀,你死我亡。
  刘继元投降了,刘继元在丰厚的诱降条件下跪下了双膝。
  杨继业不肯投降,仍在南城与宋军展开激烈的拼杀。
  赵光义对名震关内外的杨令公早有耳闻,也算爱才的他想把杨继业收为己用,于是派刘继元的心腹前往劝降杨继业。
  杨继业见到皇帝派来的劝降使者,悲愤地大哭一场,流下忠诚的泪,投降了宋朝。
  此前,当宋太祖统一中原之时,杨业曾向北汉皇帝提出“奉国归宋”的建议;皇帝心高气傲,表示不干。杨业并未因此变心,而是依然舍身保卫自己效忠的北汉政权。

  这是一位忠臣,这是一名勇将,他不是向宋朝投降,而是再次回到汉民族的家庭中来。
  这位万世忠臣,千古名将,人称“杨无敌”的杨业最终以死殉国,死在了征辽的战场之上,捍卫了一位忠臣名将的尊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歌颂他的英雄事迹,把他以及他的儿女们的故事编成了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千古,世代传颂。
  历史会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叛国的,终究身败名裂;爱国的,注定万古流芳。这,就是历史。
  北汉战败,但是晋阳百姓依然殊死奋战。

  不肯投降的晋阳百姓与宋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最终,宋军完全占有了晋阳城。
  晋阳百姓太猛彪悍了。不行,这让我怎么安心睡觉!赵光义开始报复。
  火烧晋阳。
  里三城,外三城的宏伟的晋阳城成了一片废墟。
  水淹晋阳。
  繁华四十里的晋阳城永久地成了一片废墟,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北汉去了,晋阳也跟着去了。

  赵光义仍不满足。
  为了炫耀自己的赫赫武功,他又下令围绕统平寺(指挥作战时的临时行宫)修筑周长四里的平晋城,下令原太原百姓全部迁过去住。可笑的是,倔强的太原百姓并不买他的账,平晋城闲置长达七十七年之久而无人入住,蔑视这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就是太原百姓!
  他认为太原风水太好,容易滋生积聚王者之气,威胁自己的统治,必须想个办法治治它。
  他听从江湖术士的建议,对太原进行拔龙角(削平太原城北的系舟山的山头)、钉龙脉(把新建的太原城的街全部改成丁字形的,取其谐音“钉”,企图钉死太原龙气)等破坏风水的可笑行径。后世的元好问先生曾作诗对此进行极其辛辣的讽刺——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阴险毒辣的赵光义出于政治考虑,又把太原撤府改州,称“紧州军事”,移治榆次,借降低太原的政治地位的方法限制太原,提防太原。
  可以这样说,147年前赵光义对太原的做法直接加速了其后世子孙的覆亡!
  赵光义又做了一件很损阴德的事——把晋阳城所有的年轻女子全部充为军妓,供军士狎戏。

  147年后,金军灭亡北宋,把所有的宫廷皇室女子全部掳往北方,充为官妓,供金国的高官勇将们娱乐。这似乎是老天对赵光义暴行的惩罚,这映证了一句妇孺皆知的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我讲述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只是想证明一个道理,历史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日期:2011-06-25 12:29:10
  第一章、东京保卫战
  第四节、太原悲歌—喋血太原

  太原,地处山西中北部的汾河谷地,东倚险峙高耸的太行,西恃层峦叠嶂的吕梁,北靠“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过雁穿云的雁门关,又有北门锁钥之称的石岭关为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
  古代有“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之形势,京师之安危,常视山西之治乱”一说,无论治乱兴亡,太原都是河东之地的根本,在古代的政治军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句话,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鉴于太原地区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金军做出了分兵两路的战略决策,其中由西进发攻取太原的重任就落在了金左副帅西路军统帅粘没喝的肩上。
  粘没喝也就是粘罕,小名鸟家奴,汉人觉得粘没喝这几个字太贫农气,于是改称粘罕。
  这个鸟家奴兄弟自17岁起即随军四处征讨,骁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又很有谋略,常常跟阿骨打大伯不谋而合,所以深得阿骨打的信任。

  贵族出身的粘罕在伐辽的战争中屡建奇功,闻名关外,后来阿骨打称帝,鸟家奴兄弟又因拥立有功,跟领导的关系很好,于是一路高歌,成为阿骨打的得力臂膀。稍后,他又成了国论乙室勃极烈阿离合懑的副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逐渐成长起来。天辅五年(1121年),41岁的鸟家奴以一枝花的黄金年龄登上了国论移赍勃极烈的高位,成了与阿离合懑分庭抗礼的人物,进入了女真的最高领导班子——国论勃极烈。

  骁勇善战又老谋深算的粘没喝大叔一路南下,很快就夺取了宋朝北方要塞——雁门关,并生擒有河东第二将美称的折家名将折可存(于第二年逃归宋朝)。之后,粘罕连克宋朝的朔、武应、代、忻等北方重镇,如入无人之境;又迫使中山投降,兵锋直抵有北门锁钥之称的石岭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