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道》
第51节

作者: 大热贸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3-21 21:46:50
  第四十三回-凉州逢异事,蕃僧布疑云
  饱餐战饭,众军士方才大胜吐蕃意犹未尽,便有人将火簇旺些,喊了几个一起角力。有两个年轻些的先跳进圈中,对视而跪,各自伸出右手拿住对方腰部,再将左手拿住对方右腹,一旁有人大喝一声,两人同时起身,双手互举互抨,脚下里勾外踢,便缠在一起。不多时围拢过来许多人,个个见了都喝彩,只把薛伏、王盛等人引了过来。
  看了少顷,薛伏对王盛道:“这西夏角力,便似相扑一般,王盛兄弟何不下场寻个军汉放对。”
  若是平日,王盛定然起了兴致,怎奈此时古赞丽于身边陪伴,只得先向古赞丽看去,古赞丽倒也爽快,“夫君自去便是,妾身怎能阻拦,只是点到为止才好。”说罢对王盛微微一笑。
  王盛便如领了圣旨一般,将身前西夏军士拨开,快步上前,朗声道:“可有愿与某家放对的?”

  众军士看去,正是那今日做先锋的大汉。顿时人声雀跃,有人大呼:“泥讹都案,泥讹都案,那壮士下场角力了!”
  只见众军士中闪出一人,与王盛身量相仿,双肩抱拢、细腰乍背,一看便知膂力过人。此人名曰泥讹巍山,经适才与吐蕃一战,见王盛神勇,便对王盛顿生钦佩,又凭着有些角力的手段,此时见众人撮合,便下了场来。
  王盛与泥讹巍山互报家门,便依西夏角力的规矩,放对起来,两人一身好手段,只看得周遭军士大声呼喝,好不畅快。
  妹勒取礼听帐外喧哗,便领了亲兵前去查看,李文英也随后出了大帐。只见王盛与泥讹巍山二人正在火旁角力,妹勒取礼也起了兴致,便喝道:“泥讹都案!莫要输了那壮士才好!”李文英在一旁笑道:“素闻大夏尚武,未曾想都案都有这般好手段。”
  妹勒取礼答道:“先生有所不知,这泥讹巍山,乃是枢密南柱耿善申派静塞军司都案,名为都案,实为经略使折慕能近侧护卫。”

  “那为何现在此处?”
  “正因驰援兰州之事,折慕能不允,本将只得违抗军令,欲带三十骑铁鹞子西行,静塞军中,只有些撞令郎誓死追随本将,幸亏这泥讹巍山,趁夜斩杀了折慕能,才得以调遣了这些人马。”
  李文英点点头:“原来是位义士。若此人乃耿南柱所派,那耿南柱与梁太后想必有些嫌隙,只是于朝堂之上未有龃龉,众人尚且不知。”
  妹勒取礼赞道:“先生果然聪慧,既然说至此处,依先生所见,枢密六主事中,何人与太后不睦?”
  “若说不睦,不如说是交好,但将军怎知这六人又是一团和气呢。”
  妹勒取礼不住点头:“愿闻其详。”
  “现辽军一部已过黑水镇燕军司,沿河西大漠逼近博楼贝,另一路辽军被拒兀剌海城,与威福军对峙,枢密北座同是调兵遣将,何故两军司拒敌之效迥然不同?皆因祥佑军司、神勇军司各谴一部北上,攻打大辽河清军,使辽军东路顾此失彼。莫非枢密东拒与北座过从甚密?非是如此,现我矯hong王韶将军已攻取银州,祥佑军司、神勇军司正因有此‘围魏救赵’之举,故迟迟不予增援,只得嘉宁军司从宥州发兵,待到神堆驿,银州已破。若南柱不下令发兵驰援便罢,一旦下令,银州失利,便不好说是谁之过,据此推断,朝廷从新委派经略使,也正是责难南柱之意。南柱与东拒如此看来,定然不睦。而西摄暗中多用嵬名浪迂旧部,定与将军交好,在下不便评议,不过此时北座定对东拒另眼看待,东拒如此党同伐异,太后尚能置之不理,将军说,孰与太后交好?”

  妹勒取礼听罢,双目圆睁,半晌说不出话,只问了句:“先生在我朝中遍布眼线不成?怎会如此通达?!”
  李文英微微一笑,施礼道:“将军说笑了,有一事还请将军应允,明日调遣斥候之时,请将军将王盛、古赞丽夫妇二人一同带上,可堪大用。”
  妹勒取礼连忙陪礼:“本将自当听从先生安排。”
  次日清晨,妹勒取礼升帐,调遣斥候。济桑至西凉府不过百余里,脚程快些的,朝发夕至。于是妹勒取礼指派了两个脚程精干的斥候,带上王盛夫妇。泥讹巍山见状,连忙毛遂自荐一番,欲一同前往。见李文英未加阻拦,妹勒取礼便一同允了。五人乔装一番,便向西凉府而去。

  五人行至傍晚,离西凉府二十里处,寻了处有客栈的聚落住下。说来倒也奇怪,西夏四处战事频发,独西凉府这里一片祥和,未现干戈迹象,泥讹巍山与两个斥候用罢晚饭,便去找了店伙打探消息。王盛与古赞丽则低声谈论一路之上见闻,未说几句,店主东踱步过来,打量一番古赞丽,施礼道:“这位客官可是大食来的贵宾,去往西凉府的?”
  古赞丽一惊,随即变了男声:“店主东怎知我等要赶往西凉府去?”边说边将右手悄悄探向腰间匕首。
  “近日来,不少大食来的客官来小人这里打尖住店,都是往西凉府去的。听闻城中东南文庙明日巳时有‘和善大典’,几位若是明日动身,需卯时启程,才不至延误了。”
  古赞丽微微点头:“烦劳店主东提点。”
  待泥讹巍山和两名斥候回来,王盛、古赞丽将适才店主东所说之事讲与三人,三人也正得此消息,于是暗自合计,明日兵分两路,古赞丽扮做大食人,王盛扮做随从,二人从东门入城,其余三人从南门入城,巳时于文庙汇合。打定主意,众人便去休息。

  一夜无话,次日卯时,众人打点行囊,离了聚落,分两路进得城中。西凉府城外,并无吐蕃、回鹘大军包围,但见大军营帐远远扎在石羊河东岸,全然未有攻城之势,而城中各门,依然车水马龙,如平常一般。
  五人陆续进到城中,便看见有吐蕃、回鹘、大食各处来的各色人等,一齐往文庙而去。五人混在人群之中,来到文庙外。
  夏景宗李元昊立夏以来,造文字,建蕃学,树官制,无不借鉴大宋,后世之帝,又多用汉臣,待毅宗时,于西凉府建此文庙,以安汉臣。文庙东南设有正门,影壁两边为两道边门,东面名曰“礼门”,西面叫“义路”。由礼门入,便见一照壁,北侧为泮池,泮池筑木构拱桥。再北为乌头门,四根两人合抱通天柱,将乌头门分作三间门楼,门楼间又建额枋,翘檐飞角。正中走马板上,前面书“棂星”二字,背面书“太和元气”,字体圆润遒劲。

  乌头门迎面乃是朱红色戟门,戟门两侧乡贤、名宦祠。大成殿居中建在砖包台基上,雄伟壮严。殿内原是供奉佛、儒双牌位。过了大成门,便见大成殿后尊经阁,重檐歇山顶,殊胜无两。此是殿前已高搭法坛,左右早已洒净结界、遣使建幡。
  王盛乃习武之人,从未拜过文庙,更未见过此等阵势,平生第一遭来,竟是在凉州,于是四下观望,又向身旁古赞丽低声问道:“娘子莫见笑,大食万民之中也颇多信佛之人?为何今日来了这许多蕃客?”
  古赞丽连忙拉住王盛,“夫君切莫多言,只管细细观瞧便是。”
  不多时,但见由南门方向,行来一队仪仗,前方一对开道牌,后面众僧侣簇拥一人,此人眉梁高耸,山根方正,小准头,薄嘴唇,眉毛、须髯浓密,一对一字眉紧贴双目,一看便知是大食人。身旁一位僧侣陪伴而行,正是金刚亥母洞主持禅师。再看对面,国师、法师、禅师、功德司判官、提点、承旨、僧录、簇拥西凉府大酋咩保勾埋,正在迎立等候。两侧沿路,座主引领出家在家僧众数百人夹道施礼。

  王盛正看得入神,只听得古赞丽用大食语正与身旁一人交谈,谈不多时,回过身来凑在王盛近前,“坛上这位大食人,名曰:伊玛姆.阿明.伊本.艾哈迈德.胡玛姆,乃是层檀先知,今日来此的大食人皆为其信徒。”
  王盛听罢这个名字,顿时瞠目结舌,喃喃自语半晌,古赞丽见其好笑,又说道:“夫君且歇息,依你们汉人所说,便是阿明.胡玛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